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拿回旁落的利润?看鹏凯以工艺价值定价的产品化之路

时间:2023-04-25 09:3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汪茵整理

评论(

环保行业是一个抱守初心、肩负使命的行业,但长久以来环保企业利润不高、困于低价竞争、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这背后根源何在?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彬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环保行业产业化程度低,具有显著的工程属性。要改变行业以工程建设为主导的现状,解决以工程成本定价的困境,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产品化。

核心观点

1、环保行业的利润较低,究其原因,是环保项目以工程成本而非技术工艺来衡量价值,使得环保行业利润旁落。

2、要体现工艺价值就要走产品化道路,用产品承载价值。

3、为了实现标准化与产品化,鹏凯环境践行“产品标准化、设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的四化建设路径。

4、产品标准化是整个体系的标准化,而非某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化的过程是系统性越来越强的过程,会从市场倒逼生产、设计、方案等流程都形成标准化链条。

环保行业是一个抱守初心、肩负使命的行业,但长久以来环保企业利润不高、困于低价竞争、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这背后根源何在?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凯环境”)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彬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环保行业产业化程度低,具有显著的工程属性。要改变行业以工程建设为主导的现状,解决以工程成本定价的困境,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产品化。

3月24日,在“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现场,王国彬以“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处理系统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鹏凯环境在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以“工程设备化、设备标准化、运维智能化”驱动技术产品化、产品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

微信图片_20230425093737.png

王国彬

01环保行业的利润为什么上不去?

王国彬论坛现场分享到,他从事环保行业已逾二十年,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环保行业以守护绿水青山为使命,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然而这么一个伟大的行业却并不强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环保市场总量近万亿, 复合增长9%,但是根据44家环保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有31家企业出现净利润下滑现象,占比高达70.5%,一些公司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可以看出,虽然环保市场总量增速快、空间庞大,但是环保企业利润率却很低,环保人的收入情况也并不乐观,不少环保人抱怨“责任大、干得累、赚得少”。

很多环保企业希望利润能增长一些,收入能提高一些,但往往事与愿违。如此具有使命感与情怀的行业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情况?王国彬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痛点:

第一,资金问题。环保行业习惯将环保项目等同于工程项目,工程衡量价值的原则非常简单,那就是以成本为导向,以工程成本来总结价值。而实际上环保项目的根本目标是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真正的核心在于技术工艺,最大的价值应该是技术工艺的价值,可现实并非如此。

当前,环保行业仍以工程项目模式为主导,其定价标准依照工程量、工程成本来结算,而行业价值本该以工艺价值、结果价值为导向,行业的技术价值无法体现,这样的错位导致行业从业者非常痛苦,极大地抑制技术创新的动力。业主既要求环保公司治好病,又要求按照药材成本定价,无视大夫的治疗方案的价值,这是环保行业中的一大痛点。

第二,项目团队能力问题。环保项目对人员的能力水平、相互配合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高度依赖项目团队人员,则容易出现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周期等不可控情况,种种因素导致环保公司可承载项目数量严重受限。

第三,市场分割加剧。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地方环保平台,部分央企、国企也成立环保公司抢占市场。环保市场被地方环保平台、央企国企分割、压缩,导致聚集度降低,环保企业竞争压力加大,经营难度增大。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行业的当下,也带来了后续的问题:创新的价值本是更高效、更友好,但如今是否也需要重新架构创新的价值?如果需要改变,最佳方案又是什么?创新的动力在哪里?

02由产品承载工艺价值

王国彬认为,要改变行业以工程建设模式为主导的现状,解决以工程成本定价的困境,最佳解决方法就是产品化,为此鹏凯一直主张以“工程设备化、设备标准化、运维智能化”三化模式驱动技术产品化、产品工业化转型升级,由产品承载技术工艺或者结论所产生的价值。

鹏凯的具体做法就是推出装配式污水厂,将污水厂这样大型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用标准组件呈现污水厂的价值。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