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克服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现状与难点?泉州自来水分享四点思考

时间:2023-12-20 16:3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彤整理

评论(

1703062695766.png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既能满足社会效益,也能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行业热议的重要话题。9月13日—14日,“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自来水)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一如发表了题为《县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探索与实践》的演讲,并分享了泉州自来水的实践经验和探索。

1703061280364.png

  陈一如

  多个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农村供水保障

  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置业和美乡村。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概念是从2019年提出来的,真正进入大家的视野是总书记在重庆召开了“两不愁三保障”会议,统筹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从2020年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有相应论述,主要是完成农村饮水工程。”陈一如介绍道。

1703061301821.png

  《关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持续提升,突出管理、完善机制、政府主导、两手发力,广泛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完善农村供水设施。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要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安排政府财政投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要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农村供水保障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供水保障的责任主体。把农村供水保障推进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

  2021年,水利部举办的农村供水专题会上提出两点原则:

  l  抓管网延伸,按照“以城带乡、能延则延”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

  l  抓规范管护,探索建立长效运营管护体制机制。走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路子。

  建设管理方面,水利部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针对水利项目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运营(BOO)、移交-运营-移交(TOT)等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同时给予了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资引导力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此外,陈一如也提出了目前存在融资受限、管理体制、设计失衡、运行困难的问题。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泉州自来水的四点思考

  供水企业到底是要市场规模还是要经济效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转变投资理念,收益覆盖运营费用。

  陈一如提出了4点思考:

  因地制宜,优化设计节约投资以集镇供水为主体,做好周边管网延伸;优化分布式供水规模,扩大清水池、水箱容量;采用模块化水厂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

  统筹谋划,完善项目建设机制从易到难,形成示范效应;主动沟通地方政府,明确水价调整、投资回报机制,提高谈判主动性;建成不用水VS用水才建设。

  合作共赢,优化运维管理模式采用预收水费模式,降低财务费用;产业链拓展;智慧化平台建设,水表、管材的应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主体的主动性。

  资源置换,服务乡村振兴战采用EOD项目合作;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