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北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

时间:2024-04-15 09:3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北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

推荐单位:天津滨海新区环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天津市滨海新区

项目概况

北塘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2011年10月投产运行,设计规模为15万吨/日,天津滨海新区建成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占滨海新区污水排放能力的1/5,总占地面积17.43万平方米,总服务面积108平方公里。2017年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前项目采用“A²/O+深床滤池”工艺。改造后项目采用“五段式生物池(bardenpho)+磁混凝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电磁催化高级氧化+紫外消毒”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标准(其中TN≤10mg/L、COD≤30mg/L)。 

项目处理出水一部分排入新河东干渠,并经永定新河流入渤海湾;另一部分进入后续再生水厂,实现污水的再生循环利用。产生的污泥运送至污泥处置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

示范意义

北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强滨海新区水资源的保护,治理渤海湾的污染,推广生态农业,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意义在于:1.满足新出水水质标准的需要。2.提高新河东干渠水质,进而对提高渤海湾水质提供了有利保障。3.水环境的改善可提升滨海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4.为污水再生利用创造有利条件。5.依托光大水务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以及天津项目本身在再生水、光伏发电、污水源热泵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将其列入光大水务首批“低碳示范项目”,为京津冀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综上所述,北塘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经过提标改造北塘污水厂出水COD、氨氮、BOD5、TP等水质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提高至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标准(其中TN≤10mg/L、COD≤30mg/L)。 项目采用“五段式生物池(bardenpho)+磁混凝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电磁催化高级氧化+紫外消毒”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相关水质标准,减排效果明显。

(2)社会效益

工程的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水体环

境的重大举措。

(1)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地表水体质量,

(2)有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对外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3)光伏发电项目是天津市首例乃至全国先列污水厂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项目,现有0.7MW,截至目前,共安全运行3000余天,发电量600余万kWh。2023年持续推进厂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新建2.44MW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生产绿电利用率由原2.6%提高至8%。

(3)生态效益

污水厂出水达到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标准后,污水处理厂对各项污染物又进行了进一步消减,其中全年消减COD**吨、NH3-N**吨,提高新河东干渠水质,进而对渤海湾水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改良bardenpho工艺。

(2)工艺/装备原理

改良bardenpho工艺按流程又分为回流污泥反硝化段-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等六个部分。通过对DO、MLSS等参数的控制,可为污水中各种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场所及反应条件,让微生物在有限的时代周期内,有效降解各种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目的,并获得稳定的脱碳、脱氮和除磷效果,使污水具备满足排放标准的条件。

12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