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看看上海地下管线“家底子”,17万公里,如何高效配置?

时间:2024-08-09 09:42

来源:《解放日报》、上海市政总院

作者:彭德倩

评论(

03求解“17万公里大题”

记者:我们知道,上海地下管线总长度超过17万公里,要精细高效管理、改变频繁开挖,破解这道“17万公里大题”受限于方方面面的客观因素。

几位专家觉得有什么是当下可以做和应该尽快做的?

设立管线统一管理部门

王恒栋:上溯源头,首先应加强管线的建设质量。管线硬件和建设质量的国家标准规范是底线思维,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在事关城市生命线的领域中提高标准,在新建管道中可以自开始规划设计时就在国家标准规范基础上提一个档。

比如,按国家标准燃气管道设计工作年限是30年,上海可以做到50年;按国家标准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年限是50年,上海可以做到100年。

赫磊(同济大学副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科研管理部主任):目前上海地下管线的检修、维护等施工在管理上是各自独立的,客观上“各自为政”。建议在体制上做出一定切割和归并,改革管线多头部门垂直管理的权属,成立市级统一的管线部门,统筹管理所有市政管线的设计、建设和运维。

这一方面,重庆市已有初步探索。

目前,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以及下属机构收集各类管线信息,依托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管线掘路管理系统,研发建成地下管网信息“一张图”和各类管线管理“一张网”,方便各行业互相沟通。

如今,国内已有一些城市可以做到:一条路上要检修某段自来水管,项目人员使用专门平台发布工程信息,申请获取该路段涉及地下管线位置、走向等信息,系统自动匹配相关权属单位,并要求各单位在规定工作日内回复包括是否涉及本单位所辖管线、是否有同步建设需求等信息。

精准了解各类地下管线归属、走向及现状后,多方可联合监管施工安全。更重要的是,如有同步建设、迁改需求,其他管线所属部门可协同施工,迅速完工,减少对周边生产、生活及生态的不利影响。

化整为零建设综合管廊

王恒栋: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地下空间规划的城市,早在2003年就编制了《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廊也建在上海。囿于客观条件,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难度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应该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管线、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的编制和整体平衡。这不仅是为了减少开挖频次,更是给超大型城市的生命线维护做好面向未来的准备。

日本于1926年在东京都开始共同沟(综合管廊)建设试点,1963年颁布《共同沟特别措施法》,并形成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法规。由于条件有限,规划的线路目前仅完成约10%,但化整为零,始终不断推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觉得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最好。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它在其历史街区更新中采取综合管廊方式敷设市政管线,可最大限度避免源自古罗马时期的道路受到严重破坏。综合管廊系统由深约20米的干线和深5—6米的支线组成,总长约90公里,其将水、电、气、热等共舱敷设,同时建设完备的监控、巡检等运维系统。布拉格综合地下管线和管廊具有统筹规划、分步建设、规范运营、管线入廊率高的特点,这与布拉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分不开。

捷克为此专门制定了《建筑法》,系统全面地解决了区域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问题,还出台了国家层面的《综合管廊技术标准》。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涵盖综合管廊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及移交、运营的相关法规标准。

束昱(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兼城市市政与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在世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180多年的历史中,“创新”是贯彻始终的词语。随着新技术、新功能的迭代,因地制宜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东京都临海副都心的综合管廊规划建设,重构了城市道路地下市政管网规划建设及综合管廊的干线支线缆线一体化体系,科学有效地实现了电力、电信、上水、中水、污水、垃圾、燃气等9类管线入廊及对每座建筑的配管配线,很好地实现了各类市政管线及综合管廊的安全高效运行。

如今,国外城市综合管廊已经历了“下水道+市政管线+人工巡检”的1.0时代,“预制+多舱+市政管线+人工巡检+分项检测”的2.0时代以及“与地下街、地铁、地下道路、地下雨水调储池等整合建设+人工巡检+分项自动监测”的3.0时代。

我认为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开创“国际先进+中国创造”的“体系完整+近远结合+整合一体+科学经济+安全防灾+绿色建造+智慧运维+永续发展”的综合管廊4.0时代。

更多新技术拥抱生命线

赫磊:目前,全球历史悠久的特大型城市都面临地下管线更高效管理的课题。像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建有地下综合管廊,但总有未覆盖之处,马路“开开关关”也不少。因为管道材质老化等是世界共通的问题。随着城市发展进程,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令之后被动的“开膛破肚”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很多城市推进地下管线智能化管理是在跟时间赛跑。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管线运维中加强前置监测、主动防御,是建设智慧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拿大的一些智能化技术就应用得很成熟,比如用一种被称为“智能球(Smart Ball)”的设备排查检测供水管网漏失——从管道的一个口投进去,从另一个口出来,在此过程中采集管道中水流情况、管壁情况等大量实时数据,主动防御管道风险的同时,也提升了规划检修的效率。不过对上海来说,海外相关产品和技术并不能直接照搬。一方面,各地管情不同,上海的地下供水排水管网排设复杂,即使投了“智能球”,也可能无法按照要求的路线行进。另一方面,必须确保我国城市生命线工程数据安全。

为研发更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技术标准,上海市在同济大学和上海城投水务等单位联合攻关下,编制了国际上首部《城市供水管道内检测及评估技术规范》。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