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办国办重磅发文!涉及供排水、地下管网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管理

时间:2024-12-09 10:0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简乾整理

评论(

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随着“两新”政策发布、财政部统筹安排了约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环保行业再次迎来发展的契机。此外,本次《意见》还强调了“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在水务行业,韧性城市则与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关联。此次国家大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或将为水务行业提供又一抓手。

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微信图片_20241209100445.png

作为以政策驱动为主导的行业,随着“大建设”时代步入尾声,环保行业的发展态势逐渐放缓。环保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关键节点在哪里?环保企业未来该如何走?这些问题近年来困扰着行业的发展。

随着“两新”政策发布、财政部统筹安排了约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环保行业再次迎来发展的契机。

本次《意见》还强调了“韧性城市”这一概念。

所谓“韧性城市”,是城市在吸收承载一定程度的灾害之后可以保证正常运营,在经历高强度破坏后能够快速恢复城市机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灾害的承灾体;承灾体受灾害的程度,除与致灾因子的强度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灾体自身的脆弱性。

在水务行业,韧性城市则与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关联。此次国家大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或将为水务行业提供又一抓手。

在本次《意见》中,提出了11项建设韧性城市的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重点提到了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然级和智能化管理。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地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等内容。

01建设韧性城市,给排水领域该如何做?

近年来,我国对韧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韧性城市”的概念。

2022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建城〔2022〕57号),要求持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韧性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抗灾、应急救灾能力和极端条件下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快速恢复能力、关键部位综合防护能力。近期的国家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对于给水和排水工程设施,特别强调了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23年8月,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重点任务包括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和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水平。

此次《意见》进一步提出,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当前,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存在韧性不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网带病运行问题严重、污水收集处理短板突出、城市排涝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应急处置滞后四个方面。

对于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而言,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建设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管网,需要把不断提升管网韧性贯穿排水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全过程。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高张韵等人曾在《韧性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创新设计实践》一文中提出,根据韧性市政基础设施的本质,在规划设计中应重点关注提升给排水基础设施“鲁棒性、冗余性、可恢复性、适应性、智慧性”的创新设计。鲁棒性设计的要点在于适当提高关键设施设计标准,增强抵抗灾害能力;冗余性设计的要点在于增加核心系统和设备备用量,可多重互备,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可恢复性设计的要点在于受灾时可快速恢复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确保基础设施功能快速恢复;适应性设计的要点在于从过往灾害中学习,提升灾害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变化调节自身形态、结构和功能,以适应环境;智慧性设计的要点在于利用智慧科技手段,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决策,提升风险研判和应急决策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对制定最优城市韧性方案有5点建议:

1. 区分城市特点与需求: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地理、气候、经济和社会特点,因此在制定城市韧性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

2. 借鉴创新设计:如吉隆坡智慧隧道和郑州平急两用隧道等创新设计,不仅解决了城市排涝问题,还结合了交通等其他功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这些设计思路可以为其他城市制定韧性方案提供借鉴。

3. 注重实际问题与低碳发展:城市规划应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优化管网布局、提高管网密度等措施,增强城市排涝能力。同时,也要兼顾低碳绿色、宜居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主干道、隧道、地铁以及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应考虑到极端恶劣天气情况,提前做好设计规划。通过扩大城市绿地等措施加强对雨水的渗透,提升城市排涝能力。

5. 构建韧性城市体系:建设韧性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城市防洪安全、生命线设施抗冲击性、地下空间洪涝安全韧性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构建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建筑物自身洪涝韧性、强化地下空间排水防涝改造等措施,全面筑牢城市水安全底线。

02推动地下管网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管理

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中国传统都是要面子,实际面子里子要一起要,要更重里子。

今年以来,各地城市管网改造和建设纷纷按下“加速键”,许多城市都将地下管网改造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此次《意见》中也突出了地下管网建设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地位。《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地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龚道孝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时表示:“基于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发展到了存量更新和增量建设并重的时代,城市的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比如城市内涝问题、供水安全保障问题、燃气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城镇化中后期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气候变化,城市地下管线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安全工程,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燃气、供热管道总长度367.65万公里。

去年以来,“地下管网”多次被中央重要会议提及,并被视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2024年4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今年,《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对城市洪涝治理、地下管网改造作出具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明年将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中,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

据悉,未来五年,我国将重点加快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五网一廊”更新建设。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

国家明确的政策指引与财政支持给了环保企业发展的信心,安越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代安强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采访中就提到:“现在公司非开挖修复的管线长度同比增加了60%,主要覆盖范围也从去年中东部地区往西部拓展。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我们也非常有信心。”

《意见》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

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应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应区分重点、统筹推进,逐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模拟仿真、情景构建、快速评估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建立涵盖管线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地下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全流程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地下管网建设运行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严格落实管道安全监管巡查责任,切实提高燃气、供热安全管理水平。

落实居民加压调蓄设施防淹和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加强对城市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测。

统筹管网与水网、防洪与排涝,健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推动地下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连接通道等重点设施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强化地下车库等防淹、防盗、防断电功能。

《意见》强调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其中重点提到了给排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利用好智能化手段,在实现目标要求的同时,取得行业发展的突破,是相关行业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以供水行业为例,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在2024(第九届)供水高峰论坛上就指出,供水行业作为最传统的行业之一,已经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上投入了很长时间,但是行业设施却是孤岛,且是分散的。如果不能把设施系统做完,信息化的水平以及能效就发挥不出来,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目前,容易投的都投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系统升级费用高,跨系统贯通难度大,周期长,这部分需要可以用人工智能来赋能。

他表示,供水基础服务中,水压、水质、设施都是一样的,如何让软件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让用户感知到供水服务的温暖和价值,需要新质生产力的突破,需要人工智能的赋能。水务人可以用自己的AI原生应用来主导完成贯通与升级(详情点击:傅涛:做强供水人,寻找供水行业新质动能)。

供水行业用AI原生应用去释放新质动能,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突出价值:更快更省钱、支撑多样性、更有科技感、更有成长性。

《意见》也强调,要实现目标要求,还要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加快突破城市级海量数据处理及存储、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建筑信息模型三维图形引擎、建筑机器人应用等一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信息基础数据、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等技术体系,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培养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同时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

《意见》明确,要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细化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共享规定,探索建立支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加强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利用,夯实城市建设运营治理数字化底座,充分依托底座开发业务应用,防止形成数据壁垒,避免开展重复建设。鼓励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及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延伸阅读:国务院办公厅: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