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高层研讨会召开

时间:2006-06-05 09:10

来源:水利部网站

评论(



  为统筹考虑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障,促进发展模式与用水方式转变与调整,科学配置水资源,使水利工作更好地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6月1日,水利部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联合组织召开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高层研讨会。来自不同领域的高层专家、领导齐聚一堂,共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围绕西北经济发展与布局、西北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西北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资源配置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玉书到会致辞。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等多位关注西北地区发展和水资源问题的高层领导、两院院士、著名学者以及西北各省区和山西省政府的负责同志作了专题发言。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和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分别主持了会议。

  汪恕诚部长在致辞中指出,西北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在西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水利在西北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愈加明显。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科学配置水资源,通过创新水利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经济社会自律式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玉书在致辞中指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不仅关系到西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全国的水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安居乐业,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强有力武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宏观调控的日趋成熟和体制政策的不断完善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创造了有利环境。我们要树立信心,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解放思想、着眼大局、遵循规律、注重可行,稳步推进,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切实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为打破我国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做出贡献。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钱正英院士等特邀专家就西北水资源问题同与会代表展开了多角度、多方位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代表认为,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作为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要地和欠发达地区,西北地区必须要加快发展步伐。由于西北地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发展经济时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解决水资源问题。西北水资源匮乏与本地区自然资源储量极不匹配,与国家发展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极不匹配,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也是水。许多专家和代表认为,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由于受水资源可利用量制约,即使大幅度节水和提高用水效率,西北水资源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其瓶颈制约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在节水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机制,适时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力求通过转变水利发展模式,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体系。

  西北各省、自治区及山西省政府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认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和制约因素,必须立足于水资源节约,调整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的保护,重点抓好生态脆弱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江河源头的保护;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特别要重视农村饮水安全、水源地保护工作;优化水资源配置,适时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应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严格用水与排污总量控制,建立水资源及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加强水利发展的新机制。

  本次高层研讨会针对西北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展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探讨了许多新的思路,形成了许多基本共识,这对做好"十一五"期间的西北水利工作,解决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实现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有关部委和中央企业的代表、西北各省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2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