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发改委翟青副司长:加快环境服务业发展

时间:2007-06-15 16:4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翟青在环境商会成立大会上讲话

  6月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通知指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方案》指出,中国将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施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

  《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

  6月12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翟青出席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成立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强调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谈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翟青说,节能减排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自中央政府确定“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之后,根据年度计划的要求来看,2006年的指标任务是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年不仅没有还老帐,还欠了一笔新帐,在二氧化硫和COD削减方面又欠了帐。而按照“十一五”的规划,新帐不能欠,即5年不能增加排放,老帐要还10%,2006年没有完成任务。那么,5年的任务变成4年来完成,再看2007年第一季度的发展趋势,也令人担忧。今年1-3月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如建材、化工等几个双高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过了工业发展速度,达到20.6%,这个趋势如果不能扭转、不能控制,“十一五”的任务完成起来是很有困难的。对于这个问题,中央政府高度重视,5月份下达了国务院15号文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文件里有45条内容,规定了10个方面: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

  方案其中一条内容,就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节能、包括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为什么有一条要专讲服务业呢?翟青说,最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需要节能减排服务业的支持,需要服务业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政策研究方面的帮助。第二,加快环境服务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这也是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环境服务业在第三产业里加快发展,其在GDP里所占的百分点增加,相应地,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就会减掉一个百分点,那么GDP能耗就能消减一个点。翟青说,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产业上去,第二产业下来,一上一下 ,GDP能耗减一个点,这一个点就不得了,而且也确实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翟青说,环保产业重点涉及到的几个领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还有一个工业领域污染的防治。污水处理要达到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即到2010年,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这也就是说,5年之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要在每日4500-5500万吨,这是一个概念。还有一个概念是我们的管网配套还不行,要新增15-20万公里。管网老的要改造,新的要配套。5000万吨的能力,15万公里的管网,能够形成多大的产值?这个大家也知道。另外一个是垃圾的问题,“十一五”期间,一天要新增近30万吨的处理能力,按现在每万吨需要投资20万来算,要投资600个亿。

  翟青同时还谈到烟气脱硫产业的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也要有600亿出来。因此,翟青认为,环境服务产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一定会在GDP里占到相当的比重,形成一个朝阳、支柱性的产业。但是,他同时表示,环境产业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方方面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很多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原因一是管网不配套或者是“大马拉小车”,每日收水水量不到2万吨,搞了个5万吨的处理能力;还有一个是设备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不应该的,这跟节能减排和产业的需求跟不上。他说,除了政府方面相关部门的责任,也和环境服务业商会的诸位有很大的关系,需要企业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在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沟通、交流。现在,环境服务业商会的成立,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会有促进作用。
(中国水网)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