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9日上午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主办的“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以《抗震救灾背景下水环境的系统思考》为题发言,他在发言中分析了震后灾区水环境的特点和饮水安全保障的应急措施,同时对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以下根据其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因为刚从抗震救灾前线回来,大家对抗震救灾的一些环境安全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今天把救灾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是5月19号带着一个队伍到现场支援,总共有120多位老师参加这次救灾活动。现在还有30多位老师在最艰苦的阿坝地区做规划和重建方面的工作。
5月12号,中国发生了最大的一次8.0级的强烈地震,我们从媒体上可以看到,这次地震对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包括人员、经济和农作物、农田等。但是大家也都要看到,这次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相当大的、难以逆转的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重创性的,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并不多。但是这个破坏带来的长期环境影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监控和评估,到底引发的直接环境影响是什么?我们现在受环保部的委托,正在进行有关环境方面的地震影响的综合评估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地震中几乎所有的生命线工程都遭到了重创,包括通信中断、电力中断、信息中断、交通中断。给抢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为我们水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从来没有过的挑战。水环境工作也成为地震之后稳定社会的重大核心任务。地震后大概过了两天,有消息说饮用水源地受污染了,当地老百姓开始疯狂地放水,每家都存水,水厂几乎到了没有水的境况。幸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在媒体上辟谣,避免了社会上的恐慌。
灾区本身也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也为水安全保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一、地震灾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核心区,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关系到整个四川的供水安全问题,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护区。这个地区水资源丰富,有几十座梯级水电站,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有上百座,地震之后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水安全保障和供水安全问题矛盾十分突出。另外,这个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震发生之后,一些化工厂也面临着应急处置的问题,这些都为水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这次地震之后有三个断裂带,同时大大小小的余震非常多,我们去的时候当天就预报有6到7级大的余震。这样同时面临着既要保证抢险人员的安全,又要保证水环境安全的挑战。这是我们以往水污染事故中很少遇到的两个任务,地质灾害也很频繁,分布也很广,这都为抢险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第三、水安全的软应对能力受到重创。基层的环境监测设施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说,损毁监测监察仪器设备9955台套,为及时提供监测情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关的档案材料和企业排污状况的信息都受到损失,根据目前估算全省环保部门损失大概在15亿以上。在我们的监测能力受到严重损害的同时,我们有限的资源和人员还要投入到抢险救人的工作中去,无暇顾及环境监管和供水安全的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水安全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在资源能源的投入上又没有一个保障,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第四、水安全的硬应对能力也受到重创。比如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估算,目前三个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直接经济损失大概有5个亿多,管网损失有1458公里。四川有六个重灾区,总共有2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设施比较低,而且是混凝土浇灌的,所以抗震能力基本上比较好,所以大部分污水厂受地震影响较小,虽然主要的非主体设备受损坏而不得不停运,但是很快恢复。也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受地震影响比较大,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修复,目前有三个污水处理厂还没有恢复,即使恢复了也达不到震前的处理能力。
这次地震中供水设施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一些监测设备、分析设备受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汶川、茂县、北川供水设施几乎完全损毁,其它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的损坏。
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虽然生态系统受到重创,但是环保部门和建设部门在这次抗灾过程中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应该讲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地震之后没有出现重大的环境事件,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有些变化,但是变化不明显,区域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工业企业没有出现重大污染事件,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现场各种变化情况和各种潜在的危机还是不断发生的,其实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有限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条件下,怎么样保存队伍、保存资源、科学决策成为我们科技界的一个重大科技需求。因为在现场大家都很紧张,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出来,把我们有限的资源用在很多可能不需要我们监控的指标上,确实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学会保持和利用资源,这是非常难做的。我们科学快速的决策是现场非常需要的一个方面。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把现场的应急情况分成三个时期:一个是应急期,目前应急期基本已经结束了,现在进入到过渡期,过渡期大概有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上以灾民进入板房或者是楼房为主。还有一个重建期,大概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不同的时期水环境安全问题表现是不同的,水安全问题跟其它问题相比起来,它的缓重和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要攻克不同时期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应急期得益于中国近10年来桶装水产业的足够发达,正是因为桶装水产业的足够发达,所以非规模性的临时用水得到了满足,在灾区有大量的瓶装水,农民基本上可以用一星期或者两星期,基本上能够做到人进了水就进。我们有很多应急的方式,但是现在看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把瓶装水投进去,这个很受灾民的欢迎,也很安全。
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大规模的饮用水源地的安全,这是首要任务。如果要确保几百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仍然依赖于瓶装水,甚至超过10天,这是非常困难的。重灾区有52个饮用水源地,地震灾区灾后第一个就是确保大规模饮用水源地安全,就是保证市一级以上的城市水源地安全,另外逐步确保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
第二,要防止化学污染。防止化学品存储的场所和化工厂出现事故成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包括污染源排查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第三,对量大面广的污染问题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处置。这个问题在现场争论的也比较激烈,到底什么是重点污染物?监测哪些指标?最近国务院出台要两个覆盖,要求所有的水源地都要监控到,包括分散式水源地,同时所有的指标都要测到,这个要求是平时都达不到。在地震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不论是在应急期还是过渡期,我想都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现场最重要的是防疫问题,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首要问题,其次是现场大量使用消杀剂,包括敌敌畏,而且这些敌敌畏基本上在水源地区域使用,为了防止蚊虫,都洒在河沟里面,不下雨则已,一下雨就要进入水源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石油类污染,主要是交通道路完全堵塞以后,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冲锋舟,很快带来石油类的污染问题。地震以后,饮用水源地出现悬浮物、细菌总数升高等问题,局部的地下水会出现浑浊,这些都为供水安全带来了挑战。
在安置期,第一,要保证灾后,特别是降雨时期的次生环境灾害可能引起的水源地污染。灾区内有2000多个医疗点,灾区每天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36吨,虽然大部分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是也有一部分医疗废物需要进行焚烧等应急处理。另外,灾区有三万多个规模性的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基本上是以掩埋为主。还有就是灾区每天会产生50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每个安置点都非常规范,基本上都有垃圾的临时堆放点和收集系统。我们现有的处置能力可能满足不了要求,降雨会导致这些东西迁移、渗透到水中,带来一系列问题。
另外目前灾区急于恢复生产,恢复生产后,由于一些环保设施损坏和监管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次生灾害发生。目前灾区县一级以上的集中供水基本上都有保障,但是大量的地区采用分散式供水,监控很难到位,也没有技术力量能够覆盖,这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因为当地基本上是用压井,这些压井大量都损坏在废墟中了,如何保证村镇以下小型的供水设施会成为突出的问题。
建设期涉及产业调整、水电站、化工厂的问题,还涉及环境设施标准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在重建期予以考虑和解决。
这是灾区的基本情况。下面有几个关于水环境安全方面的思考,不是很成熟,我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灾后应急措施的选择。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人民都很关注,我们业界的很多专家和技术人员也非常关心。大家会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给当地政府和中央,这些方案有些是好的,也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会对灾区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比如说地震发生后,有的企业捐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在那个时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灾后到底发生什么情况,与想象中并不一样,实际发生的问题跟想象中有非常大的差距,需要科学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全面的考虑问题,要跟其它部门的缓重、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救灾工作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希望把水的问题排在最优先的问题。但是也有的是直接危及生命的问题,所以确实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当然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因为考虑人的关系过多,会影响到我们更多人的安全问题。所以应急措施一定要分阶段,分缓急、分轻重。在现场当你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考虑另外一个方案,这个方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第二、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开展有效救援的基础,一个方面是全面准确地把握灾情,这样才能够及时提出判断、提出依据,比如说灾区消毒剂用量到底怎么样,这关系到我们后面水源地怎么样保护,水厂提什么样的预案,我们要判断这些杀虫剂进到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多长时间进到水厂之后如果不降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降雨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只有了解这些情况之后,下面才能做出比较好的预案。
第三、把水环境监测纳入到国家的生命线。我们过去对水环境安全不重视,基本上进入不到国家的层面上。大灾发生后,我们的监测跟不上,很多指标很难开展,靠全国紧急调用各种物资,带来很多的问题。水厂的监控能力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到底地震时期要不要监测所有的指标,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呼吁,从应急的角度应当把监测能力(不论是政府的还是企业的)纳入到生命线的水平上,确保监测能力能够及时恢复,及时投入使用。
另外,还有水质标准的问题,什么是需要核心关注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是所有的水质指标都需要关注,还是我们要关注一些风险大的化学品和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这个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标准本身问题也有不协调的问题,比如说敌敌畏的问题。敌敌畏在饮用水源的浓度和生活饮用水中的浓度相差很大,即使是饮用水源达标了,水厂仍然没有能力保障出水的敌敌畏达标。因此,需要设立地表水源的标准,石油类在地表水中的标准非常严格,但在水厂里并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在应急时期,要从水源地的标准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没有水源地的标准,国家应该考虑设定水源地的标准,同时要考虑应急期水源地的标准。在应急期要明确:可以监控有限的关键参数,而不是做全监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这是我们今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应急水安全技术的研发储备现在看来还是明显不足,尤其是装备产业化方面有很大差距,需要后期的大量投入。
这次救灾是以人为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家可能看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总共设置了9个规划,7月20号完成,非常遗憾的是这9个规划里面,没有一个是关于环境的规划。所以,我们虽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但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时候,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综合部门。我想,应该在行动上对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整个行业在救灾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爱心,大家共同伸出手来做了很多的援水工程。这是援水工程在现场的9个净水设备,从工艺设计上和设施的要求上,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非常到位,我想这些设备今后会发生非常好的作用。
编辑:王彩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