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初,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十技术课题中的 “新技术(设备)适用性研究”课题通过成果鉴定。该课题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角度上解读创新,加速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由理论走向应用的进程。作为子课题之一的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新型填料-A2/O)凭借兼备生物膜法较高污泥浓度、长泥龄、不需要回流;活性污泥法无堵塞和配水均匀的优势吸引了业内人士们的眼球。
据该子课题研究单位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思普润”)介绍,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新型填料-A2/O)稳定运行期活性污泥量在15-40g/L,其抗冲击负荷及脱氮效果较单一的活性污泥法更强。该工艺有着极强的耐受性及快速恢复的能力,工业应用表明,可使出水氨氮浓度进一步降低。
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即MBBR和活性污泥复合工艺。MBBR工艺(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生物填料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有效比表面积500 m2/m3以上。这种载体的密度和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更加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MBBR工艺占地面积小、在设计和运行上灵活简单,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及现有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太湖流域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研究,由于用地被限制,使得MBBR和活性污泥复合工艺脱颖而出。“该工艺占地面积小优势明显。”思普润表示,在生物填料填充率在67%左右和相同的污染负荷的条件下,MBBR生物处理池约占常规生物处理池(包括厌氧/缺氧/好氧)20-30%的池容。
MBBR和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在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好氧段部分池容,通过投加新型生物填料(有效比表面积达500m2/m3),截留世代时间长的硝化细菌,增加生物量。在活性污泥-MBBR生物膜复合池内,硝化自养菌主要附着生物膜上和悬浮生长在脱落的生物膜上(60-80%),而去除BOD的异养菌对BOD的去除则主要由复合池内的悬浮的活性污泥完成。另外,脱落的生物膜进入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又会自动产生悬浮硝化污泥接种作用,强化了整个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系统抗冲击负荷的稳定性。日常运行管理简便,只需控制几个参数(通过控制鼓风机控制DO,碱度,氨氮及总氮浓度)。
据中国水网记者了解,该工艺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合成技术,通过投加生物膜,提高反应池内生物量,从而提高对氮磷,尤其是氮的去除效率。目前该工艺在中国石化集团青岛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场升级达标改造工程(5000吨/日)和南京化学工业园胜科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改造(2.5万吨/日)中也均有应用。(中国水网)
编辑:张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