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投知”即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的“焦点”

时间:2011-05-23 13:0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首届“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实训班”纪实

“投知”即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的“焦点”,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最为直观的认识到“人才发展”被放到国家发展最优先的位置。为了全面应对知识经济到来,积极顺应国家从“招商引资与生产加工”的“投资重点”到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投知焦点”的重大战略转变,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决定启动“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培训计划”,并于2010年11月成立了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培训基地,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期实训班,获得了全体学员的认可。

“实训班”专注以知识为本,引智投知的实训宗旨,借鉴当今国际最先进的人才发展培养与管理模式,融合世界优秀企业的“知本管理”最新技术与实操方法,结合中国国情与企业目前现状,在人才培训体系与定型的模型构建、人力知本获取与储存的技术方法,培训经验提炼与利用的综合应用、投知管理成果与转化的实施步骤等方面,均由来自世界500强、中国知名大型企业、拥有20多年实战经验的现职高管,以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为学员提供了最为高端、前瞻、真实、实效的系统实训内容,演示其先进的、国际领先的技术、企业发展战略模型,分享他们在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策略和管理经验。

2期的实训班,来自长春一汽集团和下属7个分公司的人事与培训部长,胜利油田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领导,航天信息科技公司以及来自各省市的国企、私企总经理、董事长共计60多名学员,在“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实训班”中达成了共识:用于对“人”的投资是最关键的投资。世界发展的速度与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危机不仅是概念,已是共识,因为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太快,但更可怕的是知识与信息的折旧速度还要快,这种更新与折旧的速度所带来的损失是所有企业都在面对的残酷现实;金融危机后,全球的企业家们都非常清楚的看到: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是安全的!全球各大企业都在快速的、明智的告别过去的传统:传统的技术、传统的模式、传统的制度、传统的知识,甚至传统的智慧!开始投资大量的费用集中在一个焦点:“人”――的持续性贡献与双赢效益。面对依靠知识而带动经济高度发展时代,“知识资本”在企业“物质资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管理已经大大超过了对“物质资本”的管理力度,并发展迅速,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自投自办的“企业大学”、“企业商学院”成为当今全球500强成功的法宝!“知识管理型企业”的“投知管理”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发展的目标,“投知”竞争已经开始!

实训班学员心得:

1、 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实训班办使学员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知识时代的挑战与压力。获得了资讯、学到了知识、分享了经验;这样的实训班有生命力。

2、 此次培训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和技能,也以实际行动给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教育,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我震动、感动,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获得了无穷的动力。衷心祝愿“投知管理高级人才实训班”越办越好。

3、  “投知管理”理念第一次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方向性、时代性和指导性;新思想、新视野、大智慧、新观点!“投知”这个概念值得深思,关注知识为本,引智投知,构建“学力型”组织;

4、 这是一次风格朴实、格调高雅健康,非常成功的高水平培训。它为我们揭开了国际先进培训面纱的一角。它让我感慨,原来培训时可以如此风光无限!它使我懂得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投知管理”对个人、组织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多维度阐述投知管理的内涵、特征、方法、工具。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祖国情怀;

5、 无论是理念模式体系还是方法工具手段上我们差距确实很大,而且更加认识到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上面的差距,导致的产品技术方面差距;学习、吸收、消化本期班老师的光辉思想和先进企业投知管理的模式和真谛。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做投知。走进真实培训,体验学习快乐,感悟创新动力。

6、 外企在针对企业人才培训的“投知”方面非常值得借鉴,技术超前中国10多年,感到了我们中国的企业与外企的巨大差距,值得我们认真的反省;麦当劳模式和IBM的超前模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记。视野开阔、思路拓宽,带来了理念与思想的冲击;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