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第一季】第二十七期:从赛诺案例看环境产业三类企业家
本期节目提要:赛诺的创始人吴红梅董事长在膜领域有三次创业经历,都创造了知名的企业实体,但都没有寻求独立上市。环境领域做企业有三类,一种是赛诺、中科成式的,一种是桑德式的,一种是博天式的,说明企业家实现事业目标有不同路径。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在北京有一个企业叫赛诺,赛诺的创始人吴红梅董事长一直跟膜有不解之缘。其实大家知道,做环境企业特别不容易,要想做成功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炼,跟别的互联网行业,别的行业,不太一样。
我今天想讲的话题是从膜的角度出发,以吴总的案例,我们再看看环境企业,如何看待技术的方向。
不一样的创业历程
吴红梅老总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她除了有担当有责任有梦想之外,是很有智慧的女性。在创办赛诺之前也创办过几个公司,据她自己介绍,其实在中国也做过一些膜的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孵化,培育了中国早期的膜的企业。她在美国,1996年,借了美国usfileter重组的时机,去创办过一个美国CNC公司,就是专门做膜的。其实就是在把美国垄断了这个膜的技术,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服务体系。
2000年之后,她把带到美国的技术准备引入到国内,跟国内的一个央企,创办了合资公司,现在发展成了中国最有名的膜的生产基地之一。
2002年,吴红梅牵头创办了中国CNC,这个公司成立之初就受到了行业的关注,更多的被关注是因为它在2005年卖给了世界500强之一的西门子。吴总其实在原来的坚实的膜的关注之上,创办了CNC,她其实没有把CNC做成一个上市公司,她选择了把CNC并入到一个世界500强的西门子公司。并且在西门子公司里,继续得到了西门子的培训、提升,又待了四年,2009年离开了西门子,两年之后重新创业。
重新创业创办了大家后来熟知的赛诺水务,赛诺水务同样是一个致力于膜处理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很有影响的一个膜的处理公司。其实赛诺公司当时也是我们E20的核心会员,它的很多高管团队,包括吴总,跟我们有非常深的关系,其实也考虑过冲击资本市场,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只是2011年创办,在2016年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商业的机会,选择了跟一个民营上市公司天壕进行了重构,把它作价八亿多的估值,100%的股权装入了上市公司。
吴红梅吴总的创业历史来看,她不像别的企业,她一直在膜行业做工作,一直做的是膜的国际性的国际市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到技术服务,连续创办了三个主体,都没有做到上市。
三类企业家
今天想借这个时间讲,其实做一个企业未必要把自己的公司做到独立上市才是目标,其实吴总几次卖了自己的公司,做法跟一般的企业家不太相同。
跟她一样做法的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就是胡晓勇,胡总也是我特别敬佩的一个有战略思考的企业家,他是从创办中科成,到中科成并入到北控水务,成了北控水务最核心的一个支撑。实际上北控水务并购了中科成以后真正有了我们行业的龙头地位,因此胡总也才能功成身退,不仅在资本市场取得了非常高的信誉,也在环保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同时积累了自己大量的产业资金,能够再次创业,他在北控大旗之下又做了二次、三次的创业。
其实我们的企业,我一直戏称我们企业分三类,成功的企业看到上市后的三类。一种是文一波那样的企业,为环保无止境的,几十年创办的企业,从不放弃,一直在奔跑,达到一个目标就调到另外一个目标。但是这种在我们环境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实文一波诠释了这种企业家的执着。但是碰到金融危机,碰到相应的政策性调整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文总的冲击是很大的,他一直到上市,挂牌,很高市值,他还是保持着那个桑德系两个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但这种成功需要20-30年。
第二类企业,我老说像博天的这种赵笠钧,他更开放,他的创业时间短。虽然看上去博天也有2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赵总在汶川地震以后,真正创业,把博天改组成了民营公司,他作为大股东。2008年到2017年进入资本市场,只有9年的时间,但他更开放,他实际上引入了大量的有水平的战略投资人,他对股权是更开放的,所以他的速度会更快,但他上市以后他对股权的控制力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类企业家其实就是像胡晓勇、吴红梅这样的企业家,其实他做的企业未必要做到以自己为核心、以自己为实际控制人做到上市的终点。我觉得他们在合适的时候,做企业就像做接力棒一样,把它在自己最适合的一段,自己持有着,当自己不适合的一段,把它交给了500强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或者外资,国企也好。它有一个交棒的过程。
我相信环保的事业都有一个像长征一样非常长远的伟大事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自己的特质之上,发挥所长就会对行业做出一些贡献,但是我没有评价,我不说这三种的利弊好坏,都是各有各的长处。其实本质上讲,我只是说企业家创业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大家可能从这三个案例中能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谢谢大家。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相关视频
-
国内首条稳定运行的可回收物自动化分拣系统2020-10-28 播放:5721
-
视频: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考察评论宁波垃圾分类和循环园2020-11-02 播放:5479
-
【听涛第一季】第二十六期:从北控并购历史看民企“抱大腿”路径2020-11-09 播放:8702
-
【听涛第一季】第二十七期:从赛诺案例看环境产业三类企业家2020-11-09 播放:8225
-
【听涛第一季】第二十八期:从浦华到启迪环境,长征路更宽2020-11-09 播放:10288
-
【易周刊】第十七期 注册制下环境企业的上市良机2020-11-11 播放:11535
本期节目提要:赛诺的创始人吴红梅董事长在膜领域有三次创业经历,都创造了知名的企业实体,但都没有寻求独立上市。环境领域做企业有三类,一种是赛诺、中科成式的,一种是桑德式的,一种是博天式的,说明企业家实现事业目标有不同路径。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在北京有一个企业叫赛诺,赛诺的创始人吴红梅董事长一直跟膜有不解之缘。其实大家知道,做环境企业特别不容易,要想做成功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炼,跟别的互联网行业,别的行业,不太一样。
我今天想讲的话题是从膜的角度出发,以吴总的案例,我们再看看环境企业,如何看待技术的方向。
不一样的创业历程
吴红梅老总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她除了有担当有责任有梦想之外,是很有智慧的女性。在创办赛诺之前也创办过几个公司,据她自己介绍,其实在中国也做过一些膜的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孵化,培育了中国早期的膜的企业。她在美国,1996年,借了美国usfileter重组的时机,去创办过一个美国CNC公司,就是专门做膜的。其实就是在把美国垄断了这个膜的技术,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服务体系。
2000年之后,她把带到美国的技术准备引入到国内,跟国内的一个央企,创办了合资公司,现在发展成了中国最有名的膜的生产基地之一。
2002年,吴红梅牵头创办了中国CNC,这个公司成立之初就受到了行业的关注,更多的被关注是因为它在2005年卖给了世界500强之一的西门子。吴总其实在原来的坚实的膜的关注之上,创办了CNC,她其实没有把CNC做成一个上市公司,她选择了把CNC并入到一个世界500强的西门子公司。并且在西门子公司里,继续得到了西门子的培训、提升,又待了四年,2009年离开了西门子,两年之后重新创业。
重新创业创办了大家后来熟知的赛诺水务,赛诺水务同样是一个致力于膜处理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很有影响的一个膜的处理公司。其实赛诺公司当时也是我们E20的核心会员,它的很多高管团队,包括吴总,跟我们有非常深的关系,其实也考虑过冲击资本市场,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只是2011年创办,在2016年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商业的机会,选择了跟一个民营上市公司天壕进行了重构,把它作价八亿多的估值,100%的股权装入了上市公司。
吴红梅吴总的创业历史来看,她不像别的企业,她一直在膜行业做工作,一直做的是膜的国际性的国际市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到技术服务,连续创办了三个主体,都没有做到上市。
三类企业家
今天想借这个时间讲,其实做一个企业未必要把自己的公司做到独立上市才是目标,其实吴总几次卖了自己的公司,做法跟一般的企业家不太相同。
跟她一样做法的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就是胡晓勇,胡总也是我特别敬佩的一个有战略思考的企业家,他是从创办中科成,到中科成并入到北控水务,成了北控水务最核心的一个支撑。实际上北控水务并购了中科成以后真正有了我们行业的龙头地位,因此胡总也才能功成身退,不仅在资本市场取得了非常高的信誉,也在环保市场有很好的发展,同时积累了自己大量的产业资金,能够再次创业,他在北控大旗之下又做了二次、三次的创业。
其实我们的企业,我一直戏称我们企业分三类,成功的企业看到上市后的三类。一种是文一波那样的企业,为环保无止境的,几十年创办的企业,从不放弃,一直在奔跑,达到一个目标就调到另外一个目标。但是这种在我们环境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实文一波诠释了这种企业家的执着。但是碰到金融危机,碰到相应的政策性调整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文总的冲击是很大的,他一直到上市,挂牌,很高市值,他还是保持着那个桑德系两个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但这种成功需要20-30年。
第二类企业,我老说像博天的这种赵笠钧,他更开放,他的创业时间短。虽然看上去博天也有2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赵总在汶川地震以后,真正创业,把博天改组成了民营公司,他作为大股东。2008年到2017年进入资本市场,只有9年的时间,但他更开放,他实际上引入了大量的有水平的战略投资人,他对股权是更开放的,所以他的速度会更快,但他上市以后他对股权的控制力也是比较低的。
第三类企业家其实就是像胡晓勇、吴红梅这样的企业家,其实他做的企业未必要做到以自己为核心、以自己为实际控制人做到上市的终点。我觉得他们在合适的时候,做企业就像做接力棒一样,把它在自己最适合的一段,自己持有着,当自己不适合的一段,把它交给了500强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或者外资,国企也好。它有一个交棒的过程。
我相信环保的事业都有一个像长征一样非常长远的伟大事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自己的特质之上,发挥所长就会对行业做出一些贡献,但是我没有评价,我不说这三种的利弊好坏,都是各有各的长处。其实本质上讲,我只是说企业家创业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大家可能从这三个案例中能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谢谢大家。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