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做客CCTV2《交易时间》 发出环保行业“一线的声音”
4月25日,在CCTV2财经直播节目《交易时间》中,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受邀做客演播室,代表环保产业发出“一线的声音”。以下是节目文字实录: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相比,这份长达6.6万字的纲要,绿色发展成为贯彻通篇的主基调,无论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确定,还是各篇章内容的阐述,以及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章进行专门论述,都无一不体现出绿色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纲要”专门列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进行阐述,这一篇章篇幅近6000字,占整个“纲要”全文字数的近1/10,可谓是浓墨重彩。在提到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方面,“纲要”提出,要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到“一线的声音”,这是我们财经频道从4月起将连续制作的系列节目。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我们将从2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遴选出一批具有产业代表性,行业引导力的领军上市公司,邀请这些公司的掌门人进入财经频道演播室,将围绕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在分享智慧的同时,也展现转型升级时期的企业家精神。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碧水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先生,文总早上好,欢迎您做客演播室
其实我们知道2015年有两项新政策落地,给环保行业带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一个是新修订的环保法的实施,另一个是水十条。有一个声音是说2015年是环保行业的黄金期,而今年环保行业是处在风口,您作为其中一员,是否有切身感受?
文剑平:我个人的感受,现在的环保行业有四个特征,一个是政府各个层面和老百姓对环境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提高了,第二个是国家对环保政策治理环保的措施,比以往都要严格,第三个是国家的资源包括人才、投资、技术开发,向环保领域转移明显,第四个是创新驱动对环保的带动有了明显的感受,尤其是政府对环保的市场的释放采取了非常重要的举措。
主持人:如果让您描述一下2016年,或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您会怎么阐述?
文剑平:我前面讲的四个方面,积极方面非常令人鼓舞,但目前的现实情况,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第一,靠创新驱动、靠创新发展才能解决国家环保问题这一点,整个行业认识还不足,环保技术、产品、工艺,(从国外)引进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技术、工艺,这是治理环保各种“病”所用的各种“药方”,但现在拿出来的“药”不一定能治好中国环保的各种“病”,第二个是环保的真正改善,是需要中国环保企业去完成的,我们有政府政策支持,有民众意识的提高,但是最终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大型的、可以依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去完成,这些企业要壮大是需要一个市场的,我们这个市场,水处理、垃圾、大气等都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现在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就是采取ppp模式释放市场,所以使得环保企业,包括国有的、民营的,都获得了空前的机遇。这个机遇,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有利的地方,ppp是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
主持人:您觉得对民营企业来说,目前的短板在哪里?
文剑平:不是民营企业有短板,是长板得不到发挥,比方说,ppp需要政府资源和资金资源,这就是民营企业的短板,如果是EPC,就是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占有很大比重,对订单起决定作用。但是如果是ppp,那就是政府资源和资金资源可能会掩盖了技术和管理的优势,这就是我担忧的地方。
主持人:目前您觉得环保市场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程度还不够?
文剑平:开放程度够了,但是你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你不要只看他的资金和社会关系,更要看他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我比较担忧的,这个方面我的感受是还不够。
主持人:刚才跟文总聊得都是关于行业的话题,比如行业的空间和机会,但同时又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将跟文总聊聊他更擅长的污水处理和碧水源今后的发展目标,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下目前我们的污水处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早已受到中央高度重视。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目前数量达到2002年的13倍,并先后进行了3次提标改造,处理能力达到2002年的4倍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30%左右提高到约90%。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截至2015年底,城镇污水的处理能力达到1.82亿吨,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的碧水源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就是膜技术,您跟我们说说,膜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
文剑平:这个技术就是用膜去处理污水,膜呢并不是如很多人理解的可能是像塑料薄膜一样,其实不是,我有一个样品,这个就是我们叫微滤膜,表面是一层膜,做成了管状的,叫中空纤维膜,水从表皮进去,从中间出来,用这个膜材料做成设备去处理污水,脏的东西就留在了外边,让微生物去降解处理,这就是微滤膜,寿命有八年。这是处理污水的微滤膜。
还有就是超滤膜,也是一根膜丝,用来处理自来水,它分离有机物的颗粒就更小,现在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是用沙子去过滤的,就是五个微米的精度,大的东西会分离,小的颗粒就会过去了,我们就想用更精密的办法去过滤自来水,这就是超滤。
主持人:我们现在想关心微滤处理污水后出水能达到什么标准?
文剑平:水从好到坏分为5个等级,Ⅰ到Ⅴ, Ⅰ是最好的水,直接可以喝,Ⅱ可以给自来水厂做水源,Ⅲ类可以做水源也可以做景观,比如去游泳,Ⅳ类在城市里面只能作为景观,你去游泳或做工业杂用,Ⅴ类给农业用水。这就是水的分类。如果比Ⅴ类还差,就是劣Ⅴ类,这已经没有水的功能了,是有害的液体,用这个技术去处理污水,可以达到Ⅳ类,可以去游泳可以做城市景观可以做工业杂用,把污水变成了资源,当然不是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是可以直接喝。
主持人:那这个超滤?
文剑平:这(超滤膜)是用来处理自来水的,要保障达到我们国家自来水的标准,共106项指标。这(反渗透膜)是用来做海水淡化的。
另外,碧水源用四年的时间,六、七十个人的研发团队,三、四个亿的资金,在琢磨如何把城市的污水如何处理到更高级别的新水源,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将Ⅳ类水中的抗生素、激素等细小的有机物拿掉,可以进入水源地了,这个膜就是干这个的,叫DF膜,可以把污水变成地表水的Ⅱ类,成为新的水源,做工业自来水,做城市地下水的补充水库的补充,是Ⅱ类水了,是解决国家水资源少的技术方案。
主持人:所以您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这四样东西呢,让我们已经基本可以理解了我们这个膜技术究竟是一个什么技术,而且据我了解实际上现在这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非常领先的,因为有这样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可数的几家,那么我们碧水源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如何在技术领域能够长期保证这样一个领先的水平呢?
文剑平:确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尤其是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我们讲创新,要开发出治疗“疑难杂症”的东西,这样才是常青树,在企业里面的发展就会取得有利的地位,我们在01年开始用这个技术开发去处理污水的时候,实际上,在中国就是第一家,也是在05年研发造出一个具有10吨规模的、5万吨的,在中国也是第一家,它够了吗?不够。它只能解决水脏的问题,污水变到Ⅳ类,解决了水脏的问题,实际上在五年前,我们就在想怎么解决这个少的问题呢,我们现在国家在不断的调水,也在海水淡化,当然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无奈之举,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所以我们就开发了这个,走在这个需求的前面,这已经在这个我估计在全球范围里面就没有人开发和使用这个技术,我们现在已经用它造出20万吨的示范厂子,就是把污水变成Ⅱ类水,其实我们在琢磨,未来在琢磨的一定是超出五年的技术储备,不会止步在这里,它本身也有往上提高的过程,在往上提高的过程中,不断要规划未来需要什么。
主持人:所以您现在技术已经领先同类行业甚至是领先世界水平已经有一大块了,所以您不光是在解决中国的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的问题,是全球的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都在解决都在考虑,尽管刚才您讲到这个PPP这个项目在拿到这个项目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实际上我看到2015年我们碧水源在这方面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当中拿到了50多个订单,那么这50多个订单拿到您是凭什么,是不是还是凭我们的技术?
文剑平:这要分几个方面来讲了,一个呢是保持我这个技术的有利地位,我们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在水处理领域,环保领域,是一个我们叫道德经济。我们不能只卖“药”,还要治“病”,就是说我是既有“药”,又能“治病”,这一点是我的根。然后再去强化我的短板,就综合资源不足,资金实力不大,所以在去年也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重大的调整。我们请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通过增发持股我们10%,这个企业就也具有国有背景了。虽然不是戴了“红帽子”,他没有控股,至少是系了“红领巾”了,但这大大提高了我在政府里面的品牌价值和信誉地位,这是解决了一个问题。第二,国开行肯定是有钱,它的钱跟我需要的钱高度吻合。他的钱也是支持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环保就是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而且他也看上了我,在这个行业里面找合作伙伴,股份投资,他也看上了我,所以我把这两个短板也就补的比较好了。再加上我有别人所不具备的(技术),所以我PPP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也是有一点点优势的。
主持人:那对于这个PPP项目您这么青睐吗?您觉得这是一个比如说民营的做环保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复制的一个模式吗?
文剑平:是的,这个PPP,不要小看这3个“P”,我认为他除了从资金,政府做PPP的初衷可能是解决一些投融资方面的短板,减少政府负债,实际上PPP的背后啊,我自己的感受啊,是国家这个经济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因为这个工业领域啊都是政府的市场,都是各个地方政府所拥有的,怎么能够释放到市场,成为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资源,企业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如果有的把这个市场这个生命捂住了,不拿出来,这些企业就会死的,或者会缩小……
相关视频
-
韩洪彬:水十条背景下国祯环保的“十三五”战略2016-04-12 播放:10597
-
中小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三个阶段和中持水务服务的三个版本2016-04-13 播放:9789
-
刘敬霞:环境绩效合同参考文本及服务模式全解读2016-04-13 播放:11773
-
张燎:按效付费究竟能不能做到?2016-04-13 播放:10091
-
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做客CCTV2《交易时间》 发出环保行业“一线的声音”2016-04-27 播放:19721
-
薛涛: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PPP模式如何着力2016-05-17 播放:21719
4月25日,在CCTV2财经直播节目《交易时间》中,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受邀做客演播室,代表环保产业发出“一线的声音”。以下是节目文字实录: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相比,这份长达6.6万字的纲要,绿色发展成为贯彻通篇的主基调,无论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确定,还是各篇章内容的阐述,以及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章进行专门论述,都无一不体现出绿色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纲要”专门列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进行阐述,这一篇章篇幅近6000字,占整个“纲要”全文字数的近1/10,可谓是浓墨重彩。在提到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方面,“纲要”提出,要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到“一线的声音”,这是我们财经频道从4月起将连续制作的系列节目。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我们将从2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遴选出一批具有产业代表性,行业引导力的领军上市公司,邀请这些公司的掌门人进入财经频道演播室,将围绕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在分享智慧的同时,也展现转型升级时期的企业家精神。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碧水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先生,文总早上好,欢迎您做客演播室
其实我们知道2015年有两项新政策落地,给环保行业带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一个是新修订的环保法的实施,另一个是水十条。有一个声音是说2015年是环保行业的黄金期,而今年环保行业是处在风口,您作为其中一员,是否有切身感受?
文剑平:我个人的感受,现在的环保行业有四个特征,一个是政府各个层面和老百姓对环境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提高了,第二个是国家对环保政策治理环保的措施,比以往都要严格,第三个是国家的资源包括人才、投资、技术开发,向环保领域转移明显,第四个是创新驱动对环保的带动有了明显的感受,尤其是政府对环保的市场的释放采取了非常重要的举措。
主持人:如果让您描述一下2016年,或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您会怎么阐述?
文剑平:我前面讲的四个方面,积极方面非常令人鼓舞,但目前的现实情况,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第一,靠创新驱动、靠创新发展才能解决国家环保问题这一点,整个行业认识还不足,环保技术、产品、工艺,(从国外)引进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技术、工艺,这是治理环保各种“病”所用的各种“药方”,但现在拿出来的“药”不一定能治好中国环保的各种“病”,第二个是环保的真正改善,是需要中国环保企业去完成的,我们有政府政策支持,有民众意识的提高,但是最终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大型的、可以依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去完成,这些企业要壮大是需要一个市场的,我们这个市场,水处理、垃圾、大气等都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现在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就是采取ppp模式释放市场,所以使得环保企业,包括国有的、民营的,都获得了空前的机遇。这个机遇,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有利的地方,ppp是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
主持人:您觉得对民营企业来说,目前的短板在哪里?
文剑平:不是民营企业有短板,是长板得不到发挥,比方说,ppp需要政府资源和资金资源,这就是民营企业的短板,如果是EPC,就是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占有很大比重,对订单起决定作用。但是如果是ppp,那就是政府资源和资金资源可能会掩盖了技术和管理的优势,这就是我担忧的地方。
主持人:目前您觉得环保市场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程度还不够?
文剑平:开放程度够了,但是你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你不要只看他的资金和社会关系,更要看他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我比较担忧的,这个方面我的感受是还不够。
主持人:刚才跟文总聊得都是关于行业的话题,比如行业的空间和机会,但同时又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将跟文总聊聊他更擅长的污水处理和碧水源今后的发展目标,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下目前我们的污水处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早已受到中央高度重视。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目前数量达到2002年的13倍,并先后进行了3次提标改造,处理能力达到2002年的4倍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30%左右提高到约90%。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截至2015年底,城镇污水的处理能力达到1.82亿吨,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的碧水源公司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就是膜技术,您跟我们说说,膜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
文剑平:这个技术就是用膜去处理污水,膜呢并不是如很多人理解的可能是像塑料薄膜一样,其实不是,我有一个样品,这个就是我们叫微滤膜,表面是一层膜,做成了管状的,叫中空纤维膜,水从表皮进去,从中间出来,用这个膜材料做成设备去处理污水,脏的东西就留在了外边,让微生物去降解处理,这就是微滤膜,寿命有八年。这是处理污水的微滤膜。
还有就是超滤膜,也是一根膜丝,用来处理自来水,它分离有机物的颗粒就更小,现在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是用沙子去过滤的,就是五个微米的精度,大的东西会分离,小的颗粒就会过去了,我们就想用更精密的办法去过滤自来水,这就是超滤。
主持人:我们现在想关心微滤处理污水后出水能达到什么标准?
文剑平:水从好到坏分为5个等级,Ⅰ到Ⅴ, Ⅰ是最好的水,直接可以喝,Ⅱ可以给自来水厂做水源,Ⅲ类可以做水源也可以做景观,比如去游泳,Ⅳ类在城市里面只能作为景观,你去游泳或做工业杂用,Ⅴ类给农业用水。这就是水的分类。如果比Ⅴ类还差,就是劣Ⅴ类,这已经没有水的功能了,是有害的液体,用这个技术去处理污水,可以达到Ⅳ类,可以去游泳可以做城市景观可以做工业杂用,把污水变成了资源,当然不是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是可以直接喝。
主持人:那这个超滤?
文剑平:这(超滤膜)是用来处理自来水的,要保障达到我们国家自来水的标准,共106项指标。这(反渗透膜)是用来做海水淡化的。
另外,碧水源用四年的时间,六、七十个人的研发团队,三、四个亿的资金,在琢磨如何把城市的污水如何处理到更高级别的新水源,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将Ⅳ类水中的抗生素、激素等细小的有机物拿掉,可以进入水源地了,这个膜就是干这个的,叫DF膜,可以把污水变成地表水的Ⅱ类,成为新的水源,做工业自来水,做城市地下水的补充水库的补充,是Ⅱ类水了,是解决国家水资源少的技术方案。
主持人:所以您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这四样东西呢,让我们已经基本可以理解了我们这个膜技术究竟是一个什么技术,而且据我了解实际上现在这项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非常领先的,因为有这样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可数的几家,那么我们碧水源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如何在技术领域能够长期保证这样一个领先的水平呢?
文剑平:确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尤其是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我们讲创新,要开发出治疗“疑难杂症”的东西,这样才是常青树,在企业里面的发展就会取得有利的地位,我们在01年开始用这个技术开发去处理污水的时候,实际上,在中国就是第一家,也是在05年研发造出一个具有10吨规模的、5万吨的,在中国也是第一家,它够了吗?不够。它只能解决水脏的问题,污水变到Ⅳ类,解决了水脏的问题,实际上在五年前,我们就在想怎么解决这个少的问题呢,我们现在国家在不断的调水,也在海水淡化,当然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无奈之举,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所以我们就开发了这个,走在这个需求的前面,这已经在这个我估计在全球范围里面就没有人开发和使用这个技术,我们现在已经用它造出20万吨的示范厂子,就是把污水变成Ⅱ类水,其实我们在琢磨,未来在琢磨的一定是超出五年的技术储备,不会止步在这里,它本身也有往上提高的过程,在往上提高的过程中,不断要规划未来需要什么。
主持人:所以您现在技术已经领先同类行业甚至是领先世界水平已经有一大块了,所以您不光是在解决中国的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的问题,是全球的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都在解决都在考虑,尽管刚才您讲到这个PPP这个项目在拿到这个项目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实际上我看到2015年我们碧水源在这方面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当中拿到了50多个订单,那么这50多个订单拿到您是凭什么,是不是还是凭我们的技术?
文剑平:这要分几个方面来讲了,一个呢是保持我这个技术的有利地位,我们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在水处理领域,环保领域,是一个我们叫道德经济。我们不能只卖“药”,还要治“病”,就是说我是既有“药”,又能“治病”,这一点是我的根。然后再去强化我的短板,就综合资源不足,资金实力不大,所以在去年也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重大的调整。我们请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通过增发持股我们10%,这个企业就也具有国有背景了。虽然不是戴了“红帽子”,他没有控股,至少是系了“红领巾”了,但这大大提高了我在政府里面的品牌价值和信誉地位,这是解决了一个问题。第二,国开行肯定是有钱,它的钱跟我需要的钱高度吻合。他的钱也是支持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环保就是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而且他也看上了我,在这个行业里面找合作伙伴,股份投资,他也看上了我,所以我把这两个短板也就补的比较好了。再加上我有别人所不具备的(技术),所以我PPP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也是有一点点优势的。
主持人:那对于这个PPP项目您这么青睐吗?您觉得这是一个比如说民营的做环保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复制的一个模式吗?
文剑平:是的,这个PPP,不要小看这3个“P”,我认为他除了从资金,政府做PPP的初衷可能是解决一些投融资方面的短板,减少政府负债,实际上PPP的背后啊,我自己的感受啊,是国家这个经济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因为这个工业领域啊都是政府的市场,都是各个地方政府所拥有的,怎么能够释放到市场,成为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资源,企业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如果有的把这个市场这个生命捂住了,不拿出来,这些企业就会死的,或者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