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上海奉贤奉城老街雨污混接改造工程
推荐单位: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备材料供应
项目所在地:上海市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本项目东西向长约800米,南北向长约600米,占地约48公顷,东、西、南三面临河,北侧为市政道路,设有市政污水管网。整体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最大高差约2米,临河区域存在被淹的风险。大多为居民区,房屋密集,居民房屋多为二层、三层建筑,少数为五层、六层的多层建筑,另有商业街、学校、工厂等,业态多,道路多,其中机动车道为单车道或双车道,人行巷道较狭窄。
本项目原设有雨污合流管网,现通过增设非重力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的目的,另对临河区域进行沿河截污,彻底解决河道的污染源。
本项目服务人口13622人,污水收集率100%,设7套动力源站,共968座真空井,敷设De75-De225的真空管约16570米。
示范意义
技术创新引领:项目采用真空(负压)排水系统,突破传统重力排水对地形、埋深等条件的依赖,通过灵活管线布局、密闭收集和智慧化管控,实现高精度雨污分流,尤其适用于历史街区的复杂环境。
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源头截污和管网重构,有效阻断污水直排河道,降低河道黑臭风险,助力上海“碧水保卫战”目标,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历史保护与更新结合:作为古街改造案例,工程在解决雨污混接的同时,注重减少对历史风貌的破坏,通过非开挖技术等降低施工影响,为同类文化遗产区域的环保升级提供参考。
行业推广价值:该项目被纳入《2024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优秀案例,并作为2024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实地考察项目,成为全国市政排水体系升级的标杆。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本项目采用非重力排水系统,从源头解决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问题,周边河流的水质得到了提升。系统自身的特点,无臭气逸散和污水泄漏,对环境改善和环境保护大有裨益,居民普遍反映污水异味消失,生活环境更舒适。
本项目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发展要求,利于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建设,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解决污水收集难题提供新思路,能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改善排水条件,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2)社会效益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减少河道黑臭风险,同步修缮老旧房屋渗漏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
安全保障强化:通过雨污分流管网重构和非开挖技术,降低雨季积水内涝隐患,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尤其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效果显著。
(3)生态效益
上海奉贤奉城老街雨污混接改造工程通过雨污分流和真空排水技术,彻底阻断污水直排河道,显著改善周边水体水质,降低黑臭风险。同时,源头截污和管网重构减少了对自然水体的污染负荷,助力区域水生态修复,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的低碳技术路径。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非重力排水系统。
(2)工艺/装备原理
非重力排水系统通过在终端建立动力源站(又称真空泵站)为前端真空管道及真空收集井提供动力。用户端设置真空收集井,污水通过短距离的重力流管道进入真空收集井,井内液位到达预定高度时,井内真空阀自动打开,在常压与真空的压差作用下,污水被高速吸入真空管道。真空管道再将污水逐级输送至终端的动力源站,最终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单元或市政污水管网。
(3)工艺/装备特点
真空管具有管径小、埋深浅、流速快,管线灵活,不受地形限制,密封性好、无臭无泄漏等优势。管道埋深满足最低覆土要求即可,在无冻土区域,管道埋深一般在0.7~1.2m。由于管道流速快,且处于真空状态,管内污水不容易结冰。真空管道污水平均流速约4.5m/s。
(4)应用工业领域
医药、化工、石油、电子及半导体等。
(5)工艺/装备流程图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