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名为《北京自来水调查》的报道将北京及全国其他城市的自来水水质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根据报道,两位“水专家”自称因对水质存疑,20年未喝自来水。针对质疑,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做出回应:“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是安全的水”。北京的自来水水质到底什么样?饮用自来水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公众再次陷入对供水水质的深深疑惑之中。
北京水质符合标准 是否健康并无依据
众所周知,自来水水质是否达标主要取决于三点,即原水水质、净化环节、管网输水,各个环节均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全国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各个环节的处理措施也不一样。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总编傅涛在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栏目央广财经评论中介绍,作为首都,北京的水源保护是较为成功的,拥有完善的水源保护体系,即便近20年我国水源情况整体变差,但北京的水源还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在净化环节上,北京多个自来水厂较早地开展了深度处理改造,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在输水环节上,由于城乡差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不必过于恐慌,水厂的消毒的余氯基本可以满足输水过程的安全需求。
对于自来水的健康问题,傅涛表示,自来水是否健康因人而异,供水企业满足国家标准即是合格。合格的自来水只达到国家标准下限,“是否健康”要经过严谨的毒理学实验才可得出结论,由于个人体质、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水并无标准。傅涛同时指出,水质检测是一项复杂、缜密、系统的工作,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并非借一两人之功就可完成。
水质公开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一篇新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说明公众已经对自来水水质已经相当重视,供水作为最基础的公共服务,相关行业的形象却不甚理想。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的一份报告指出,公众普遍认为供水行业服务差、效率低、水质与水价不符,与公众沟通偏少更是加剧了这种负面形象的产生。本月15日,北京自来水集团网站将公示供水水质信息,以水质公开方式扭转负面形象,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供水是与公众距离最近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公众有权利了解其中的信息,但单单公布水质信息对于公众了解供水行业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傅涛认为,北京公开自来水质的举动是值得肯定的,但供水行业与公众沟通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只有将自来水的真实情况向公众及时公开,才能有效避免此类“恐慌”情况的出现。他呼吁,供水行业应展开全面的开放活动,如定期举办水厂“开放日”,开展水质知识讲座等,普及水处理的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行业的认知。
目前在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的促进下,多地区的供水企业已经达成共识,以供水信息真实透明的公布、加大与公众沟通力度的方式,提高供水行业的服务质量,让公众“喝得健康、喝得明白”。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在2013年度将以“认知自来水”为主题,联手多个城市的供水企业开展供水开放日活动,中国水网也将深度挖掘、报道,敬请关注。
编辑:罗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