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吉林省发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全文)

时间:2017-02-24 15:14

来源:吉林省环保厅

评论(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依法严查向 滩涂、盐碱地、沼泽地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矿山、油田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 用地的环境监管。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 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及 防范措施; 需要建设土壤污染防治设施的,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自 2017 年起, 有关地方政府要 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强化空间布局管控,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 空间布局, 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 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 危险废物处 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责任按 照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负责。 农用地要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 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建设用地要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 展布局规划,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 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后,责任 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 公开。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2017 年底编制完 成 《吉林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 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指标。

  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 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掌握全省土壤环境污染和环 境风险状况, 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2018 年底前, 查明农 用地污染分布情况;2020 年底前, 完成重点企业污染地块分布 情况调查。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土 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提高基层土壤环境执法能力和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能力,2017 年底前, 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 点位设置;2020 年底前, 建成所有县 (市、 区) 全覆盖的土壤 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第四节 切实巩固生态资源优势

  构建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坚持空间均衡发展理念,依托吉林 省东、中、西三大生态功能区布局特点,构建以 “三区四屏”为 骨架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空间格局。保护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强 化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推进张广才岭、 老爷岭、 龙岗山及长白山丘陵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森林抚育、冠 下引进珍贵树种、低效林改造和自然休养生息,恢复长白山地带 森林植被,促进天然林向顶级群落演进,提高森林质量,发挥长 白山森林对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乃至全省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作 用;引导林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人口有序迁移,矿区重 点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加强林区土地整理,通过商业性禁伐、林地清收和退耕还林推动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巩固 提高长白山东北森林带的生态功能, 到 2020 年, 全省森林覆盖 率达到45%。 加强黑土地资源保护, 推进大黑山以西、 科尔沁 沙地以东、京哈铁路两侧黑土区的黑土地保护治理,加快高标准农防林网建设和更新改造,推进土壤改良、土地平整、退田还堤 等生态建设,保障黑土区土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黑土地 保护治理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广秸秆深翻还田等耕作 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推广, 形成黑土地保护体 系。恢复科尔沁防风固沙生态屏障,以治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为重点,遏制向乌沙带、松花江右岸沙带和松嫩沙地等沙化土地 扩展态势,以 “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为主,完善防风固沙林、 农田防护林体系, 恢复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 治 理 “三化”草原,宜林 则林、 宜草则草, 科学构建乔、 灌、 草相结 合的立体化生态屏障。 修复松嫩湿地生态屏障, 以向海、 莫 莫 格、龙沼、月亮湖、查干湖、大布苏等列入国际、国家重要湿地 名录的湿地为重点,加强第二松花江下游、嫩江、洮儿河流域等 主要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 通过补水等人工措施适度干 预,恢复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湿地的生态 特征和自然风貌,确保湿地面积实现动态平衡;加快实施生态移 民工程,减少自然生态修复的人为干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 的绿色生态新西部。

16.jpg 

  整治专项行动,着重查找并综合整治自然保护区植被破坏、环境污染、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人为活动干扰生态环境等问题。重组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建设20个高标准、 规范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示范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公园序列,推 动新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依托生 态廊道建设,完善布局合理、类型齐全、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网络体系,增强自然保护区间的联通性和相融性。加强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强化升级 进档,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到 2020 年, 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力 争达到国土面积的1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设,以长白山区、松嫩平原区两个自然区域以及松花江、图们江、鸭绿 江重要流域为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 大工程,重点建设东北虎、东北豹、原麝、东北红豆杉、朝鲜崖柏、长白县鸭绿江上游冷水鱼、梅花鹿、丹顶鹤、白鹤、大鸨等 10个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育保护地, 开展野生动植物人工繁 育 (培植)、野化,扩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到2020年,濒危 动植物保 护 率 达 到 95%。 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完善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生物多样性预警技术体 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重点加强长白山、 莫 莫 格、 向海、 三角 龙 湾、鸭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监测, 实现长期动态监控、 数据共享;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的安全管控,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口管理,严格保护好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严厉打击非 法盗猎、乱采滥挖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开展多层次的生态示范创建,将生 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创建活动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 体、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 手,融入村镇建设的全局,重点推进以生态县建设为中心的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大力推进东部以延边、通化、白山等长白山生态 区保护为主的生态创建,积极推进中部以长春、吉林、四平、辽 源、梅河口、公主岭等黑土地保护为主的生态创建,稳步推进西 部以松原、 白城等绿色生态屏障为主的生态创建, 到 2020 年, 创建生态示范市 (州)1个、生态示范县 (市、区)10个、生态 示范乡 (镇)和村200个。创建多元化的特色生态示范区,覆盖 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1...45678910...12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