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共话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与模式 谋求环保产业生态共生

时间:2017-06-05 09: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

评论(

导读:在2017(第三届)环境施治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军、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峰博士及桑德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智明聚首探讨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与模式,诠释农村污水治理未来的走势。

5月25日,以技术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农村污水处理为主题的2017(第三届)环境施治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本次论坛由E20环境平台与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联合举办。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立章对话学界、业界嘉宾,共同探讨本次论坛的焦点问题: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与模式,诠释农村污水治理未来的走势。

blob.png

参与对话的嘉宾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军、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峰博士及桑德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智明。

污水治理技术需因地制宜

王洪臣表示,农村污水处理是个大课题,实施过程中,如何将家家户户的污水收集到处理站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厕所怎么改,黑水、黄水、灰水如何收集,农户房子里和院子里的管线是个什么格局,大家意见还不一致。只有解决收集问题,才可谈处理技术,否则建设污水处理站没有意义。

王洪臣对农村市场表示一定程度担心,他曾经考察过100多个村,这些村建设了处理站,但大多没有污水流入和流出。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要适合农村,王洪臣认为,“选择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应以方便日后运行为最主要考量,一切不方便运行、不方便在农村运行的技术,都不适合采用。建了处理站,就要让他天天运行着,天天处理着污染物,这是个硬道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免运行、低维护;二是抗冲击负荷;三是低能耗。”

李军表示,污水处理技术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每项技术都有适合性与局限性,技术的甄别筛选、适合不适合与如何调动和使用很重要,要选易运行管理、抗冲击、产泥率低、效果稳定的技术。农村污水收集的管网管材、管径的确定很重要,雨水有些地方使用自然沟渠。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村镇污水使用的是沉淀池后接氧化溏或湿地。日本单户污水使用净化槽,因为日本资源缺乏,不可能用占地大的技术,因此因地制宜非常重要。采用何种技术,需从运行角度、长期角度、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徐峰也指出,污水治理不同于污水处理,突出的是因地制宜。农村范围比较大,污水点较分散、规模较小,污水的冲击比较不均衡,财力与管理较薄弱。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从技术上下功夫。一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洪臣老师在技术层面做了很多探索归纳,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探讨技术本身的模式变更,实现污水与农村垃圾一体化治理,提升能量效率。

董智明表示,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标准不能一刀切,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全国农村污水治理“建、管、运”现状和未来发展,即要考虑各地方政府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未来运营的技术稳定性问题。技术上,桑德经验体会认为应努力实现污水治理的工程设备化、设备一体化、模块化、运营标准化。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未来的技术更新路径和手段,也应有别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研发方式,应重视发挥大数据平台手段。结合广大分散村镇的运营数据,包括水量波动情况、水质短、长期变化、雨污合流分流、出水情况变化、各地区面源污染、气象条件差异等数据的海量采集分析等,实现和技术工艺运营等内容的完善、升级协同。每项技术都有它的特点及适应性,关键是要和当地的环境容量结合好,和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协同好,把地方的可资源化条件发挥好。

污水治理PPP模式受宠 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提到污水治理模式,王洪臣表示,技术和模式双轮驱动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PPP模式的推进,需要以合理的“能力”判断为基础。大力推行PPP模式的同时,合同双方一定在保证公平合理的合作前提下,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双方能力范围内,拟定合理的合作内容,否则就是不负责任,也很难真正解决农村污水问题。排水模式要视经济问题状况,因地制宜。如条件允许,水冲厕所、黑黄灰一起收集处理,这是大趋势。规模上应依据常驻人口数量、流动人口及流动规律、排水系数、地下水入渗以及污水渗漏,综合计算,不要拍脑袋!处理模式综合西方经验,是分散还是集中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李军认为相对于技术,模式在目前阶段尤其重要。我国前期采用设备供应或EPC等模式,建了一些处理站,但由于模式、管网及处理站本身的运行等问题,大都没有运营或运营不好。搞村镇污水处理,采取网站一体化与区域打捆,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比较适合采用PPP模式,实行绩效考核。环境保护需注重是否改善了水环境,从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角度看,也适合用PPP模式,但也需在模式、绩效考核及收费机制上进行创新。

徐峰提出,“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凡是不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PPP就是耍流氓”。徐峰认为,首先做PPP要重技术,重可研。其中包括市场调研、体量、技术路线的选择、整个方案的设计,特别是投资和财务分析;其次是如何做到以非水补水,以外补内,即拓展思路,以大格局的视野和高度,尝试将农村污水乃至垃圾的治理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农村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再次,PPP方案中的投资方、设备方、运营方打的是不同的算盘,希望他们能够向实现最终目标一起努力;最后,政府制定PPP实施方案时应更谨慎、更严格地设定条件,避免作为PPP资本的相关部分轻易退场离开。

董智明认为,目前管网一体化已经形成共识,这有助于解决污水的收集问题。避免厂区的“晒太阳”。但是,这还不能解决“谁污染谁承担成本或费用”的处理服务费来源问题。下一步,应积极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问题,农村也要这样。将污水处理费用与自来水费能够有可能实现捆绑收费,逐步建立污水处理收费的长效机制。作为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镇居民人居环境的一部分,除了污水治理外,还要注重旱厕改造、生活垃圾、农业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因素,后者的改善更容易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这对培育广大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有利;也利于促进企业开展综合经营,集结各项支持政策,提升综合服务的可经营性和可营利性。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