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生态环境的治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环境产业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坚力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严控金融风险,使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持续收紧,PPP项目规范化调整,企业面临新的融资困境。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环境产业的重要转折年,企业能否在金融困局中把握市场机遇,需要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对此,E20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梳理了2018年上半年环境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十大热点,希望能为产业界带来新的启示。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陆续报道,此为系列报道之二。上篇请点击:从半年度的十大热点,把握环境产业发展趋势(上篇)
五、防范金融风险,正在改变行业的交易结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可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战。其中,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给当前环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是产业的甲方即地方政府的环境支付意愿在强化,但支付能力却在弱化;二是一直忙着抢占市场的环境企业,融资愈发困难,可以说资本市场上的环境企业“一地鸡毛”。如此背景之下,就需要找到一条少花钱、不花钱甚至挣钱治理生态环境的路径,行业的交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控制金融风险,给地方政府的PPP项目下了回归本质的“紧箍咒”,尤其是受去年财政部和国资委92号文、192号文的影响,财政本来就紧张的地方政府更是难上加难,过去那种简单的依赖政府宽松的金融环境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急需找到防范和化解措施,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为此指明了方向,即从“绿水青山”的循环增量中寻找“金山银山”,少花或不花政府的钱做环保,需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起初的PPP项目量少质优,现在PPP项目量大,在解决政府付费过高的问题上,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如“厕所革命”,过去是政府付费,如果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进行设计,采用新技术进行降本增效,通过节约用水、用电及其他资源利用等方式获得增量收益,就会有新的突破。
金融环境的收紧,环境产业的发展陷入“冰火两重天”的选择困局
环境产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国家大搞生态文明建设,各地方政府面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产业绿色转型、黑臭水体治理、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给环境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未来几年环境产业有万亿市场空间急需释放;另一方面,受融资环境紧缩的影响,供给侧呈现出来的却是融资难、盈利不足的问题。上市的环境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纷纷折翼、跌跌不休,仅有少数企业免于“资金危难”,产业市场“火上加火”,而企业融资却难上加难。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方面,金融紧缩给部分企业带来融资困难,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可能会被退出;另一方面,也给资金宽裕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不断折翼的企业在寻找出路,E20环境平台收到了多家上市公司出售手中资产的消息,包括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企业。当然,持币等待收购整合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下半年,金融紧缩带来的行业整合,想必会很是热闹。
六、 不搞大开发、要大保护,PPP也需要“绿色发展”
在过去的四年间,PPP被有些行业用来搞大建设、大开发,导致PPP走上“歧途”。从去年年中到现在,党和国家着手规范PPP市场。这让很多人纷纷担心,行业的发展是否会停滞。而E20研究院认为,恰恰相反,PPP的规范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行业来说是利大于弊,因为PPP在回归运营的本质,即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升。这一点,在6月份发布的“生态环境十条”中已有明确体现,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规范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对政府实施的环境绩效合同服务项目,公共财政支付水平同治理绩效挂钩。
PPP的过去,各参与主体可以说是“各怀鬼胎”。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PPP成了快速扩张市场的工具,这种目的之下,一旦金融形势收紧,势必带来企业资金链的紧张;对于地方政府而言,PPP成了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融资工具,E20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环保PPP大数据观察报告》佐证了这一点,财政收入状况良好的经济区,如东部地区,PPP的意愿就很低;而财政收入较低的经济区,PPP的意愿就很强。从数据来看,平均财政收入最低的西部地区,PPP项目数量、投资额最多,分别占全国的48%和47%(详细见下图);对于金融机构而言,PPP成了放贷的工具;对于央企而言,PPP成了其介入市政环保市场的一个桥梁,我们看到一批建筑类央企通过PPP市场进入水环境治理市场,而很多都没有专业的治理技术和经验。
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与市政环保项目“剪刀差”图
上述情况之下,必将给环境产业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带来极大的风险与负效应。一方面,过度放大金融杠杆和地方的支付杠杆,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支付风险、可持续风险和现金流风险,这一结果已出现;另一方面,PPP成了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市场大开发、项目大建设的工具,大都忽略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本质。我们发现市场上各种打包的项目越来越多。以黑臭水体治理为例,几十亿甚至百亿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体量越来越大的项目,打包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却没有从系统上考虑治理效果,PPP并没有带来水环境的真正改善。没有经过系统化设计的生态环境治理,是无法完成老百姓能感知、政府所想要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效果的。监管一来、市场一降温,就像退潮一样,“裸泳者”一堆。
因此,PPP的规范发展,对于环境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绝是利大于弊。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压力加大,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量需求待释放,必然推动PPP回归其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的本质,即回归其运营服务的核心。何为本质,体现在三大“十条”的效果目标里。就三大“十条”要求的目标而言,需要把很多的“点”治理系统化后才能完成,如果不进行系统化的解析,还是围绕“点”的污染治理做工作,就一定不能够还地方政府一个好的环境质量效果。因此,PPP也需要“绿色发展”,它不是大开发的工具,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围绕用户的综合性需求组织项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控金融风险,在不破坏生态本底的前提下利用好社会资本,使PPP走向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