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编制
3.1 编制思路
各省(区、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在实地调查和环境监测基础上,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状况,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的污染成因,结合水体功能与去向、当地实际情况和村民诉求,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农村实际的技术方法,制定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预估所需工程措施、工程量和实施周期,预测水体治理效果,形成黑臭水体治理方案。试点示范地区编制《治理方案》,非试点示范地区参照《指南》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开展工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编制流程见图2。
3.2 环境现状调查
在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水体现状、水体黑臭原因,为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工程量预测提供依据。
3.2.1 水文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水体边界范围、水面大小、水位和水深、流速及流量,以及与周边水系的连通关系等。
3.2.2 水质现状
主要内容包括水体的污染类型、污染物浓度、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等。
3.2.3 水体岸线硬化状况
主要内容包括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
3.2.4 入河(塘)排污口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排污口位置、污染物来源、污染类型、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等。
3.2.5 其他情况
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垃圾堆放面积、堆放量、村民投诉情况、影响村民人数等,同时可选择性调查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水温、pH 等指标。
3.3 污染源调查
3.3.1 点源污染调查
点源是指具有固定排放点的进入农村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规模化养殖场(含水产养殖)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等。调查内容包括排污口情况,以及相应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
3.3.2 面源污染调查
面源是指以非点源(分散源)形式进入农村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种植业面源污染、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污染、岸边垃圾及水体中各种漂浮物等,通常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施肥量、畜禽养殖类型及其污染治理情况、河面及岸边垃圾堆放情况等。
3.3.3 内源污染调查
内源主要是指农村水体底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等。调查内容包括水体底泥厚度、颜色及主要污染物特征等。
3.4 治理技术选择
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结合黑臭水体污染源和环境条件调查结果,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合理确定水体治理和长效保持技术路线。相关技术措施要点见《指南》第四章。
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应体现系统长效、利用优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系统性修复。另外,采取补水措施的补水水质应满足《指南》“不黑臭”的水质指标要求。选用清淤疏浚技术,应安全处理处置底泥,防止二次污染。
3.5 治理工程及投资概算
根据选定的治理技术和环境条件调查结果,以及水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水体功能、去向等情况,兼顾乡村绿化、道路恢复和清淤底泥的处理处置,合理确定工程量和实施周期,预测治理工程成本。
3.6 治理效果预测
结合农村水体的水质水量特征及水体自净能力,对治理工程实施后的水体黑臭状况进行预测。
对于黑臭已基本消除,但生态自净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水体,酌情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治理工程长效运行。
第四章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4.1 选择原则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措施的选择应遵循“系统综合、标本兼治、经济适用、利用优先、绿色安全”的原则。
系统综合。农村黑臭水体通常具有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需系统考虑不同技术措施的组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黑臭水体。
标本兼治。黑臭水体通常具有季节性、易复发等特点。因此,《治理方案》需系统考虑不同技术措施组合,既要满足近期消除黑臭的目标,又要兼顾远期水质稳定达标,做好治理后维护管理,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
经济适用。地域自然、经济特征及水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黑臭水体治理的难度和工程量,需要根据水体黑臭程度、污染原因和治理阶段目标的不同,对拟选择的《治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技术方法。
利用优先。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对造成农村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如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污等,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降低治污成本。已消除黑臭,且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水体,可进行资源化利用,满足农业用水、用肥要求。
绿色安全。审慎采取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等治理技术,强化技术安全性评估,避免对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和二次污染。
4.2 控源截污措施要点
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多样,要运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治理、畜禽粪污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控、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及垃圾清理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充分考虑城乡发展、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