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在“2021(第六届)供水高峰论坛”的现场,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铁成,分享天津水务集团对水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布局。分享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天津水务集团基本情况和天津水资源现状、天津水务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原水布局、天津水务集团在融资渠道方面的探索。
侯铁成
天津水务集团基本情况和天津水资源现状
天津水务集团于2016年正式成立,主要由原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相关原水单位整合重组而成。天津水务集团的供水业务涵盖天津主城区以及滨海新区、静海等12个区,供水量占天津市总供水量的77%左右。天津水务集团拥有自来水厂8座,产能为247万/日,供水面积达3581平方千米,供水管网长度为1.54万千米,供水人口达1038万人,供水水质合格率为99.9%,水压合格率达99%以上。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作为未来北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优质水资源短缺,供水水源绝大部分依赖外调水源。
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前,天津城市用水主要以引滦入津的滦河水为主,以引黄济津的黄河水为应急补充。滦河水和黄河水水质具有很大的共性,如高碱度和高pH值。同时,两条河也受各自流域和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其水质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滦河水在夏、秋高温季节藻类繁殖旺盛,使滦河水具有较高浊度、高叶绿素和高藻类数,蛋白质氮比重也较高;黄河水流经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地质复杂,其水中具有更高的碱度、硬度和盐含量。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天津市在原引滦输水工程的基础上,又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引滦、南水北调中线双水源保障条件。目前,由于水质问题,引滦水则在水质允许时作为城市用水使用,大部分用于生态补水;城市用水主要依赖于南水北调中线水。
天津水务集团所属五家原水分公司负责运营引滦入津和南水北调的原水输配,十三五期间累计安全输配引滦、引江原水81.2亿立方米,安全输水保障率100%;水务集团所属华泰龙公司负责运营淡化海水输配业务,2020年输配淡化海水1575万立方米。
天津水务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原水布局
天津水务集团制定了“一二六一战略”,以供水为主业,以环保和工程业务为两翼,具体的工作包括国企改革、管理提升、资本运作、智慧水务、科技创新、党的建设,六大方面协同推进。总体目标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经营主线,将集团打造成为机制完善、运营高效、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城市水务统一运营平台和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水务企业”。侯铁成还提到,在“十四五”期间,天津水务集团计划在社会责任、产业发展、公司治理和财务指标共计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导致天津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外来水依赖度较高,二是本地水库储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天津市供水安全压力较大。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寻求多水源,二是进行水库扩容。天津的原水未来将形成“三水五库”的布局,其中有“两水”已经通水,分别为引滦入津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未来还将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而实现三水源保障,互联互通。“五库”则指的是于桥、尔王庄、北塘、王庆坨、北大港五座水库实现五湖联调,其中于桥水库和北大港水库也计划进行扩建和增容。因淡化海水成本较高,所以不作为常规水源,将其作为战略储备,供关键时刻使用。
天津水务集团在融资渠道方面的探索
根据天津市十四五供水规划,未来五年原水工程投资约80亿,同时需要做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天津境内工程,亟需进行于桥水库扩建增容、北大港水库扩建增容等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可达几百亿元。过去天津的水务工程基本由财政投资为主,但近些年来天津市GDP波动,政府财政面临挑战,所以需要企业自身去探索更多的融资渠道。但是供水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收益率相对较低,融资渠道也较少。近些年来,天津水务集团深入研究各种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侯铁成也就此在论坛上进行了分享。
为维系长期资金平衡,在资金筹措方面,计划发行公募REITs(本金)+项目贷款和原水保障工程专项债。侯铁成提到基础设施REITs是近几年发改委积极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或将为供水企业的发展带来利好;在资金平衡方面,则可以采取土地平衡指标交易资金、国家部委相关奖补资金、矿山资源开发收益、重大水利工程支持资金等方式。
除此之外,天津水务集团还计划探索更多的创新模式。创新模式解决平衡除了原始财政出资支持外,还可根据实施项目的情况增加其他多种类型的收入;
第一, 通过BOT模式,可以节约建设资金,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第二, 通过濒水资产的开发取得收入(EOD模式);
第三, 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争取整体大平衡(用水量增加)等。
点击查看:2021(第六届)供水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