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污水处理厂碳减排与精益化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3-05-09 15:3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污水处理碳减排与精益化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推荐单位:华电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天津市武清开发区、山西省朔州市、安徽省芜湖市

项目概况

分析汇总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构建并优化低碳运行评价体系,开发碳排放强度核算模型及低碳行为认证评价系统。基于碳减排、碳转向、碳回收、碳替代四个方向,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规范并指导水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梳理汇总典型案例评价报告,建立并完善水厂碳中和实施路径。

项目在石家庄滹沱河、天津武清、山西朔州等项目示范应用,构建了稳定高效的综合能源供用系统。新增光伏装机近4MWp,年发电量近500万kWh,结合水量负荷变化多级调节,实现光伏电量100%就地消纳。剩余污泥体积降低67%,可自持焚烧、无辅料堆肥。污水厂再生水用作电厂循环冷却水等生产生活用水。充分利用污水余温热能,在合理拓展外部热用户的前提下,可实现能源中和。

示范意义

项目旨在规范并指导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工作,针对碳减排与精益化运行开展技术研究,在有效回收和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减排实施思路,构建污水处理厂综合能源供用系统,通过碳减排、碳转向、碳回收、碳替代四项重点措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碳排放核算,优化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通过碳排放强度核算与低碳行为的评价结果对比,检验污水处理厂的低碳运行效果。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华电水务在污水处理厂碳减排与精益化运行管理方面积累经验,有利于提高运行稳定性、管控高效性和经济合理性。打造华电特色低碳运行新概念水厂,为相关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及技术改造提供指导和借鉴,提升华电水务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通过本项目的优化建议,可以使污水厂直接碳排放减低10-20%(包括N2O、CO2、CH4等),间接排放降低(包括污泥脱水含水率从80%下降至76%-深脱至60%,干化至30%,此处可以从运输能耗、污泥作为燃料与电煤掺烧可节约化石燃料消耗-一般掺烧比5%左右,电耗降低超过20%,药耗降低50%,补偿热耗),另外,实现了污水处理厂能耗等级从二级提升到一级水平。

(2)社会效益

项目打造朔州等华电特色低碳运行新概念水厂,为相关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及技术改造提供指导和借鉴,提升了华电水务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

(3)生态效益

项目依靠改变技术路线、改变运行模式,辅以适当的低碳改造,减少了社会碳排放,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污水处理厂碳减排与精益化运行技术

(2)工艺/装备原理

碳减排:精准曝气、精确加药系统

碳转向: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硫自养脱氮

碳回收: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再生水循环回用

碳替代:太阳能风能发电、水源热泵供冷供热

(3)工艺/装备特点

运用精益思想进行价值流分析,明确生化处理、鼓风曝气、污泥处理等高能耗工序,抓住尾水热能、污泥化学能两个潜在能源回收切入点,掌握溶氧水平关键信息控制点。从降低能耗、能源回收、挖掘新能源三方面构建稳定高效的综合能源供用系统。

改进曝气机制,以高分子透氧代替传统生物载体,使氧气从内部进入微生物区,形成内高外低的溶氧梯度,通过高效逆向传质,提高氧转移效率;引入停滞区、利用脉冲周期作用,提高气流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

采用复合杀菌剂降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粘性,释放被裹挟的各组分,加入溶剂改变组分聚集态,以比重为条件进行分离,并对组分分质回用。

利用污水源热泵回收再生水余温热能,满足综合楼、建构筑物采暖制冷需求,同时降低因尾水排放带来的热污染风险。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布设光伏组件,构建分布式光伏-市电协同供电系统,结合各工序段生产进行多级调节,实现光伏电量就地消纳。

(4)应用工业领域

污水处理领域。

(5)工艺/装备流程图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12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