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合肥水务:面向数据模型的合肥智慧供水规划与建设实践

时间:2025-02-06 09:2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黄媛媛

评论(

  在智慧水务建设进程中,合肥水务集团不断创新突破,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如下:

  ①在科学调度方面,合肥水务集团创新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赋予系统“思考”的能力,在供水量预测、能耗优化、智能加药等方面率先实现科学调度。此外,利用供水历史数据试训练开发的改进型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H-GRN),在24小时用水量预测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②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建设了“连心桥”供水热线,系统集成了呼叫话务、工单等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从来电到咨询、报修以及回访的全链条服务。

  ③在二次供水方面,建设了合肥最大的二次供水网络,实现了泵房闯入报警、远程喊话、行为追踪、远程停泵等功能,24小时保障安全运行。同时对于水量、电量、电耗、故障率、在线率等KPI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

  ④在一站式服务方面,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对受理、勘察、立项、设计、预算、合同收费、施工、综合验收、移交、结算等关键节点进行“红黄绿灯”管控,实现客户“网上申报零跑办,窗口申报一屏通办”的高效服务,连续两年获评合肥市创优营商环境工作“优秀”等次。

  ⑤在漏损管控方面,按照“三级分区六计量”的管理要求及时排查、维修和止漏,近年来漏损率显著下降。特别是采用卫星成像法并结合地面勘察发现了多处漏点,综合漏点查出率达到31.4%,每年至少节约106万吨水。

  ⑥在模型试点建设方面,合肥水务集团攻坚克难,在滨湖区域试点建立供水管网标准模型,并应用工况模拟功能,辅助供水方案制定,为管网设计、供水调度、事故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⑦在智慧生产和仓储方面,利用自动控制、物联网、机器人、数据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水厂在生产检测、设备巡检、质量控制、产量控制、应急处置等环节实现全面智慧化和自动化。并打造全国首家供水行业五星级智慧仓库,实现物资的收、发、存全过程信息化、智慧化。

  ⑧在数据标准化方面,打破了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布了多项数据标准,并建立数据中心,日交换能力达327万条/天。

  四、数据赋能

  最后,朱波着重介绍了合肥水务集团在数据赋能方面的实践成果:

  ①聚焦工商户用水习惯和客户文本,合肥水务集团开展了深入分析与积极探索。一方面,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对工商用户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剖析与细致分类,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定制服务方案,提升供水服务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积累用户的诉求并将语音转换成文本,形成诉求资源库,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

  ②将原本沉淀池1/3处的单一反馈,优化为1/2处和沉后水浊度两级反馈,并通过积累数据对参数设置不断优化,提升智能加药控制效果,药耗与去年同期相比节约约15%。

  ③开发了一套预测反馈模型,通过管网标志点的压力预测值对出厂水机泵进行调整控制,使得管网的压力波动趋于稳定。恒压调度后,电耗下降明显,特别是在大水量下更加显著。

  ④在合肥9个小区的10个泵房进行了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的试点应用,目前运行稳定,高峰流量削减24.84%,压力波动降低41.88%,水箱利用率高达94.52%,水箱水龄降低21.63%。

  合肥水务集团现已基本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覆盖和数字转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合肥水务集团将在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管网、智慧管理四个领域持续发力,完成智慧水务1.0阶段的建设,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供水服务。

12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