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首创志在建立流域性水务企业

时间:2007-08-31 01:36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8月29日,首创股份总经理潘文堂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主题为“建立流域性水务企业发展机制”。在发言中,潘文堂表达了建立流域性水务集团模式的愿望,他说,希望能够在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一个省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水务投资公司,来解决流域方面的问题。
  据中国水网了解,首创股份进入水务行业已有5年多的时间,几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国内,该公司已经在14个城市投资水务事业,目前,水运营处理已达800多万吨。潘文堂坦言:“作为一个企业,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5年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资本,说这个行业没钱;第二就是体制,水行业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变。这两点恰恰是首创的强项。5年前我们决定进入水务市场的时候,考虑了一个核心的问题:这个行业有技术、有人员,首创可以提供一个机制,提供足够的资金。”“但是,今天的主题已经由资本和机制问题转移到污染削减的问题。而污染问题的解决,是单独一个企业难以完成的任务。”
  最近几年,在整个供水行业内,水源、水质性问题引发的危机已经越来越多。前年发生了松花江的污染,今年又有太湖的污染,这两年,每年都至少有一个城市发生水源的一个问题。潘文堂说,首创参与投资的秦皇岛自来水公司,今年由于藻类的爆发,也引发了供水的问题。如何来应对和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水污染问题?潘文堂从企业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建立起流域性的管理模式。
  潘文堂介绍说,关于流域管理,从中国古代到现在的国外,都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包括泰晤士河等几条世界著名大河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治理流域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无论是淮河的治理,还是其他大型湖泊的治理,应该说国家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以前,我国流域治理的重点往往是防洪的概念,并不是治污的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在整个流域内引发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了,靠某一个城市是很难单独解决的。比如在淮河流域,首创投资了淮南市,建立这个城市的饮用水保障体系,如果仅仅依靠淮南市自己,那确实是非常非常的难,因为整个水源是已经被污染的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停留在淮南这一个城市的层面,整个流域不参与的话,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根本解决,确实不是一个企业所能面对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前,我国跨区域的协调和联合是非常弱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松花江发生污染以后,污染团已经到了哈尔滨界面了,黑龙江省才注意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流域管理机制,保证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所有流域内的企业、政府都能够知道并相应的采取措施,那么处理危机的能力,应该会大大地得到加强。
  从以上思路出发,潘文堂说,在污水行业,在整个自来水行业,现在还处于分散的状态。特别是这几年所谓的市场化改革,现在面临两个趋势:一个是,项目向一些大的公司——包括国外也包括国内的公司——集中,这些公司在我国通过投资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项目;从另外一个趋势来讲,项目也越来越单个化和分散化,有的城市原来只有一个公司来投资,现在可能变成两个,甚至有的城市一分为四,本来应该是统一协调的机制,协调的能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
  如果想要达到水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标,潘文堂认为应该改变以上分散的模式。他认为,建立一个水务行业的流域化管理体系,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企业的角度,对于解决水污染问题,应该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假设吉林市和哈尔滨市是同一个水务公司的话,那么,在吉林市发生水质性污染的同时,哈尔滨市所有的应急方案都应该完全启动,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政府的协调。潘文堂还介绍了他在英国考察的情况,在英国,基本上都是按照流域来设立相应的水务集团和公司,从河的上游、下游,从供水到排水进行一体化的管理。现在,中国有660多个城市,目前的水务公司大约有1000多个,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可能这些水务公司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潘文堂认为,从国家的政策角度,应该去支持一些大的企业形成一些区域性的、流域性的公司,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一个大的公司统一的去解决流域内的污染问题。
  据介绍,目前,首创正在跟两个省在谈这方面的合作,即由首创建立一个省级的水务公司。潘文堂认为,如果有一个这样的集团,协调省内所有的城市,在污染处理和自来水供应方面,能够保证应急系统和整个危机处理的能力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一致,这对于一个区域的水污染问题的控制、应急,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在当天的会议上,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教授也在流域管理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环境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的问题,需要城市联动来解决,应当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看这个问题。
(中国水网 全新丽)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