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农村环保投入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为规划财务工作的新领域。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中,辽宁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和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
一、辽宁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辽宁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共有942个乡镇、11595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1%。近年来,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脏、乱、差”等环境面貌,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影响了城乡和谐发展。
作为北方地区,辽宁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省现有农业人口2155.8万人,其中近700万人存在不同类型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缺失是造成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测算,全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780万吨,生活污水约6亿吨,基本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造成垃圾围村、污水漫流、疾病传播。三是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年产畜禽粪便1.6亿吨,各类农作物秸秆1000万吨,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排放的固体废物、废水COD已经超过工业和城镇生活排放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企业污染严重。我省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一些工矿企业搬迁后,沉积在废弃土地中的污染物成为当地的环境隐患。
二、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针对农村环保工作范围广泛、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环境监管缺位、环保投入不足、资金分散管理、部门协作不够、责任不清等状况,我省以创建优美村镇为载体,通过整合财力资源、开展试点示范等措施,形成了适合辽宁特点的农村环保工作格局。
(一)明确目标,创建载体
面对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辽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省政府下发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百镇千村创优工程”,以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将农村环保工作任务统一部署到各市、县(区)和村镇,并将优美村镇建设纳入省、市、县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责任状。经过三年努力,我省已创建60多个环境优美乡镇和600多个环境优美村。
2008年,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按省委部署,省环保局牵头组织开展了“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核心内容就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这一活动作为我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大载体”之一,得到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通力协作的推进机制。取得了可喜成效:全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83处,启动100个生活垃圾处理示范村、20个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示范村建设工程,推进5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200个省级环境优美村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有3000多万群众直接从活动中受益,特别是100万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水。今年,“环保攻坚惠民”活动还将继续开展下去,第二期再推动2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00个省级环境优美村和10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建设,再解决8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饮用水源地大伙房水库周边的136个村庄,开展入库支流沿岸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在彻底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消除面源污染对水库水质安全的威胁。
(二)整合财力,加大投入
辽宁省财政厅大力支持农村环保投入,从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2008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财政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当前财政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发挥财政职能,整合各种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08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我省2689万元,省级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套资金2500万元(其中省级财力安排1000万元),同时整合农业、水利、林业、建设、交通、卫生、国土资源等部门专项资金,集中投入,形成综合效益。通过省级专项资金引导,有效带动各市、县区、村镇投入1.75亿元,建成乡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38个、生活垃圾处置设施49座、垃圾简易填埋场469个。目前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34个村庄综合治理方案已由省财政厅、省环保局批复实施,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工投运,当地农民群众将切实得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带来的福利。
(三)因地制宜,开展试点
我省环保部门积极探索适合北方农村地区特点的污染防治新路子。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从抓试点入手,探索无害化与资源循环利用相结合的污染防治模式,包括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开发沼气等再生能源,特别是研究开发了畜禽粪便、农村垃圾、污泥混合发酵“三合一”关键技术,一并解决农村养殖、生活和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问题。三年来,全省累计建设各类畜禽污染治理工程144处。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在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建设截污管网,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城乡一体化处理系统;对于相对集中、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分散式、低成本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于农村分散的村庄,主要利用自然坑塘降解作用,建立简易污水处理设施,防治生活污水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在农业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结合北方地区特点,建设秸秆制气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系统,既消除农业固体废物污染,又给当地农民带来实惠。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探索生态经济模式,重点抓有机食品生产,全省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0万亩,沈阳市划定了农药禁施区和限施区,盘锦市建成有机水稻、生猪、河蟹产业链,朝阳建平县建立有机小杂粮产销基地等。
三、下一步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打算
(一)综合治理和单项治理相结合,实行点面双向推进
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基础的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整合各种专项资金,形成综合效益,全面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创建示范村。在经济欠发达、村庄环境基础较差、典型环境污染问题显著的村庄,有针对性的开展水源保护、污水垃圾处理、畜禽污染治理等单项治理,解决当地亟待处理的突出污染问题。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国家要求,我省正在编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定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年度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不同条件和类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针对我省农村不同地区的污染特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抚顺大伙房水库、本溪观音阁水库等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开展村庄连片综合治理;在沈阳、鞍山等中部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集中处理示范村,在阜新、朝阳、铁岭等辽西北地区建设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示范村镇,在营口等辽南地区着重解决因历史遗留的工矿企业污染导致的农村环境问题。
(三)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用技术手册,引导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生态条件和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污染治理技术不一而足,治理难易程度千差万别。通过组织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探索适合全省不同地区农村需要、成本低廉、便于运行的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实用技术,在此基础上编制农村环境治理实用技术手册,并发放至乡镇、村庄,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不同类型村庄有的放矢的进行环境治理。
(四)出台政府规章,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制定下发《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投入、责任及考核等,规范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同时结合国家即将出台的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办法,制定我省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使用、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使有限的资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发挥最大的牵动作用,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
编辑:张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