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金融危机是否接近尾声?高溢价水务交易趋之者众

时间:2009-08-07 10:35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中国水网消息,2009年7月底,一份在中国水网和《上海证券报》发布的广州临海水务股权转让及增资的预公告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在经历了兰州、海口等地水司股权“高溢价”转让、大城市集体水价上涨风波之后,沉寂了一年多的供水市场再起波澜。

作为2009年国内首个省会城市水务股权转让项目,临海水务股权转让及增资项目的预公告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据本项目的负责人——上海济邦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李璐介绍,截止8月5日,已经收到国内外近20家投资人的预报名资料。与以往水务项目报名的投资者不同,本次股权转让报名的投资者类型既有传统的水务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主),更有国际知名基金以及由高科技转型而来的其他行业的投资人。

作为广州市南沙区唯一的供水企业临海水务,为何能吸引众多的投资者的青睐呢?是因为金融危机已经接近尾声,还是市场流动性过剩缺乏投资机会呢?是全国水价普涨提升水务投资的预期,还是南沙良好的发展引起了投资人的兴趣呢?外资是否会继续延续高溢价策略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度追踪。据项目负责人李璐透露,项目受热捧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金融危机对水务市场的影响似乎接近尾声,水务市场有回暖趋势。众所周知,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水务市场已经沉寂多时,一向高调的外资水务投资者如威立雅等在国内市场也鲜有动作。如今国内主要投资者齐聚南沙项目,这似乎表明金融危机对水务市场的影响正逐渐减缓。

第二,南沙区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众多投资人的青睐。南沙区拥有360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但目前已开发面积尚不足南沙区的1/3,作为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型工业区,未来十年内将成为广州市的工业中心,城市发展潜力巨大。以丰田汽车、广钢集团为代表的众多大型制造业入驻南沙,碧桂园南沙新开发房产刚上市随即售罄,珠江啤酒等大型耗水企业都非常青睐南沙的地缘优势,正在积极筹划整体迁入南沙,南沙区面临着前工业、商业等多行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第三,近期全国水价上涨一片给予投资者良好预期。6月份以来上海、兰州等全国多个大城市提出水价上调方案,而临海水务股权转让预公告也明确提出南沙水厂建成投产后将实行新的水价方案,水价上调方案也是吸引众多投资者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四,新兴、灵活的招商方式也是获得投资者热捧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的盘活国有资产,南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一改以往水务股权转让项目中政府强势的态度,采取开放、灵活的招商方式——预公告+前期谈判的方式引进各路投资人,遵循兼顾投资人的近期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原则,由投资人来设计并报送招商方案,广泛吸收各种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双方利益,以期达到双赢的局面。

经历了金融危机、高溢价风波之后,外资水务投资者是否会采用高溢价策略通过临海水务市场进而打入广州水务市场还未可知。但据项目负责人李璐透露,虽然一些著名外资水务投资者很早就在追踪本项目,但业主并不打算把高溢价作为唯一标准,而以能否使得水厂健康发展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背景资料:

南沙区位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周边60公里内有14个城市群,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此外,南沙是广州市最年轻的一个区,2005年才被正式成为广州市的行政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城区可供开发面积日益不足的难题时,南沙区作为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才正式纳入广州市市政决策者的视野中。按照广州市2002年对南沙区的发展规划和定位,南沙将成为广州市“南拓战略”中的新型工业中心。在更早之前,出生于南沙的霍英东早在1989年就认识到南沙区的战略价值,并在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对南沙区进行开发,修桥、修路、建港口,因此霍英东被尊称为“南沙开发之父”。随着广州市对南沙大力投入和开发,南沙区已经成为珠三角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初步具有广州市工业中心的雏形。

作为广州市发展最快的工业新区,南沙区却没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全部用水需求通过番禺水司转供水的方式满足。但由于番禺方面富余水量有限、且南沙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用水需求来自大型工业企业而非居民用户,用水量增长存在较大的突发性和跳跃性,因此,2006年4月,南沙区历史上首个供水厂——南沙水厂在黄阁镇开工建设,包括管网、水厂等建设投资高达10亿元,一期建成后制水能力将达到40万吨/天。如今,南沙水厂建设完工在即,临海水务为何此时发布预公告进行股权转让呢?

据项目负责人李璐介绍,临海水务股权转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水厂及管网投资规模巨大,作为新成立的水务公司——临海水务资金实力有限,未来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临海水务刚刚建立水厂没有足够的制水经验,因此,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