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海水淡化是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只是刚刚起步。至2010年底,总装机容量约56万立方米/日。未来5年,沿海拟建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将达200万立方米/日。”仇保兴说,“2010年底,全球已建成装置的装机容量为6520万立方米/日,解决了2亿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2010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已达到340亿美元;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在中国,他认为,在“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工程周济沿海缺水城市时,往往忘记了海水淡化可能影响更低、花费更少。
近日,海水淡化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政策频出。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近期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在海水综合开发和利用方面,国家将建立示范工程,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规模化发展;由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发改委等部门编制的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将提升到每天250万-300万立方米,每年有9亿-11亿立方米的淡水由海水转化而来……随着淡水资源稀缺性的日益突显,国家对海水的利用越来越重视。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淡水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5。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为严重缺水城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不足500立方米,属极度缺水地区,再加上沿海项目对工业淡水需求的不断增大,向海洋取水成为当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途径。
沿海城市纷纷行动向大海要水喝。淡化水重镇天津,目前已拥有北疆电厂和大港新泉电厂两个全国最大海水淡化项目,每日产能占到全国的1/3;青岛正在建设的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供水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建成后每天可淡化海水10万吨,如果直接进入市政供水管网可满足50万人日常用水;今年夏季,北京因为难耐“饥渴”,奔赴数百里之外的河北曹妃甸、天津两地,掂量淡化海水入京的可行性……
虽然海水淡化取之不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且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但与现有地下水相比较,在成本上处于劣势。中国水网顾问总编、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随着资源费成本升高,淡化水成本降低,这两条曲线会有相交的那一天,海水淡化的使用会出现质变。”
编辑:newscenter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