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温州市永嘉县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及黄田配套污水管网工程PPP项目

时间:2025-04-29 16:3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温州市永嘉县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及黄田配套污水管网工程PPP项目

推荐单位: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项目概况

本项目包括永嘉县黄田、江东两座市政污水处理厂:

黄田污水处理厂,占地80亩,位于黄田街道洞桥头41省道西侧,主要接纳黄田、罗东及后续上塘片区的污水;江东污水处理厂,占地56亩,位于三江片长岙 104 国道南侧,主要接纳三江、乌牛片区的污水。

2020年10月黄田、江东两座污水厂进入商运,一期土建规模各按2万吨/天建设,设备各按1万吨/天;2023年2月份开始二期提标扩容,各增加了1万吨/天设备,两厂目前处理规模各2万吨/天;2023年11月13日二期进入正式商运阶段,出水水质达到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DB33/2169-2018)。

示范意义

永嘉县黄田污水处理厂采用AAO+MBR工艺,使用碧水源品牌膜组器,处理能力2万吨/天,黄田污水处理厂的实施,一方面满足了永嘉县黄田、上塘区域的建设需求,是实现永嘉县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为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永嘉县江东污水处理厂是全国最早投运的万吨级振动MBR污水处理厂,一期采用国内先进的“AAO-MBR”膜处理工艺,具有节省占地、出水水质标准高的独特优势,二期创新应用中国城乡碧水源“振动MBR”技术,利用膜组器机械振动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强度曝气,全流程运行能耗可降低20%以上,突破了传统MBR的瓶颈,一举实现了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2024年本项目稳定运行天数365天,期间依靠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及专业技术调控,各工艺段污染物去除率均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严格执行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出水达标率100%,未发生超标事件,运行能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积极开展节能项目,应用风机节能改造、储能电站等先进节能技术,为项目节省全年电费10万元。

(2)社会效益

本工程的建设和稳定运行使服务区域内黄田片区、罗东片区及三江、乌牛片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和 N、P等污染物,净化和保护了周边水系,使永嘉县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永嘉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大提当了地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生态效益

永嘉楠溪江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瓯江下游左岸的最大支流,江水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显中性,pH值为7,符合国家一级水标准,是永嘉县和乐清人民最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一江清水供饮人口将近 150 万。

随着永嘉县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污水量也相应增加,本项目实施前,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楠溪江支流和楠溪江污染水资源。本项目实施后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是实现永嘉县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基础保障,为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永嘉县黄田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先进的“AAO-MBR”膜处理工艺。

永嘉县江东污水处理厂应用中国城乡碧水源“振动MBR”技术。

(2)工艺/装备原理

MBR技术是一种将生物降解和膜过滤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膜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固液分离方法,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RT)的完全分离‌‌。

振动MBR技术,是在MBR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利用膜组器机械振动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强度曝气,全流程运行能耗可降低20%以上,突破了传统MBR的瓶颈,一举实现了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

(3)工艺/装备特点

MBR技术具有污泥产量少、二次污染小、节省土地、出水稳定达标的特点。

振动MBR技术在传统MBR基础上改进而来,运行能耗降低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超10%,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

(4)应用工业领域

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

(5)工艺/装备流程图

黄田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片90.png

江东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片91.png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黄田污水处理厂

2、江东污水处理厂

WX20250429-164039@2x.png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