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近期开始向公众征集意见。根据规划,“十二五”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巨大的产业投资需求彰显蓬勃的产业机遇,但同时,产业投资的不足,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掣肘。在财政资金之外,如何进行适当的制度创新,改革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使广大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激励、有渠道地流入环境领域进行投资?以此话题为核心,2月24日,中国水网、清华大学环境产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36届“新产业需求下的环境产业基金发展”主题沙龙在环保部6楼召开。
沙龙由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总编傅涛主持,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处长冯波,副处长张化天,以及清华大学、中国水网、通用基金、济邦咨询、青云创投、工银国际、中国水务投资、博大环境等单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20多人出席了会议。
据介绍,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渠道。
但目前环保产业资金投入仍受限于我国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投融资模式。专业投资运营商尚处于发展初期,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现有产业资金来源渠道不足以支持环境产业的深化和发展。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环保产业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正成为制约环境事业发展的掣肘。
通用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周庆介绍,环境投资的资金,从来源上,可分成四个部分,财政资金、政策性资金、以产业为背景的社会资本,以及其他的社会资本。他介绍,这几个资金来源都面临一些困难,如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能满足高速成长的产业投资需求。上市接通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持续融资能力存在疑问。同时,这些平台都是单一通道,不可能聚集更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产业。
青云创投投资总监左林认为,相比节能产业的需求驱动,环保产业属于政策驱动类型。政策对产业影响巨大,如何将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是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认为,环保产业本身的商业模式不清晰是限制外部资金进入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从产业终端做起,强化政府排污监管,将促进市场需求。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认为,PE等基金与环保产业的对接困难,在于政策的不连续性风险。行业迫切需要为产业提供沉淀性资本的长期、低回报的产业基金。相对于以获取高回报为目的的投资类型,产业型基金更能从产业需求和扶持的角度,对接产业发展。傅涛认为,从环保产业角度设计投融资模式,是如何让产业活起来。如何把政府基金和市场机制衔接起来,是关键。以国家的财政资金做基础,整合吸收其他外部资金,形成多元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据介绍,目前环保部正在进行相关主题调研,财政部也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设立了专项资金。后期,环保部将考虑协调财政部一起,探讨设立真正的政策性环保产业基金。
编辑: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