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1)技术工艺名称:rCAA好氧-厌氧反复耦合污泥减量化技术
(2)工艺原理:在污水处理装置内添加本公司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结构可控的多孔微生物载体,通过微生物种群设计和控制技术,通过微生物—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生物反应速度的保证、微生物死亡及溶胞环境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污泥的减量。
(3)工艺特点:
高效去除污染物
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性强
运行维护稳定可靠,故障极低,可实现无人值守
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
出水SS (悬浮物)极低
可和其他深度处理工艺实现无缝组合
厂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8、项目名称: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瓦窑村污水处理站
项目推荐单位: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概况
瓦窑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0吨/天。占地面积40m2,出水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A 排放限值标准,污水来源为村庄生活污水。开始运行时间:2018年4月。
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1)技术工艺名称
VFL垂直流迷宫工艺
(2)工艺原理
VFL工艺在厌氧区和缺氧区采用垂直流迷宫式结构,从结构上大大延长了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流程,消除回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和缺氧区的不利影响,并大幅度地提高其脱氮效率,同时有利于除磷,控制和适应厌氧区、缺氧区对碳源的利用。
(3)工艺特点
VFL技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需要调节池,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水水量水质的波动下,都能够保证稳定的运行,出水可达到北京市新地标。系统在高污泥浓度下运行,混合液回流比例大,不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而且产泥量低。VFL技术通过对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实现整个组合池没有任何臭味,适宜将污水站建在任何对环境要求严格的区域,不需设任何除臭装置。现场无人值守,但运行情况、设备情况及事故报警均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平台,同时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对水厂进行管理。VFL技术设备种类和数量已经减到了最少,除了污水进口处的提升设备外,配套设备只有鼓风机和必须的消毒加药设备。 VFL组合池内无填料,无堵塞问题,不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核心设备经过长期运行的考验,十年内不需要更换或大修。污水处理厂布局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设计,灵活布置,结构和布局简洁。
厂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9、项目名称:宝坻区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旱厕改造项目
项目推荐单位:富凯迪沃(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备供应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天津市宝坻区。建设内容为史各庄镇、钰华街道、口东 街道、大唐庄镇、王卜庄镇、朝霞街道、牛道口镇、霍各庄镇、方家庄镇、林 亭口镇、八门城镇、大口屯镇、牛家牌镇、大钟庄镇、郝各庄镇、周良街道、 黄庄镇、尔王庄镇、大白街道潮阳街道、新安镇及新开口22个镇街,共195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管网和旱厕改水厕的工程建设。处理站共包括 人工快渗技术、生化处理一体化设备、净化槽三种工艺,209座处理站。
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1)技术工艺名称:净化槽处理工艺
(2)工艺原理:
技术是在A/O/A/O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自主的知识产权开发的环保处理新技术。该技术叠加了生物膜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使槽内全部曝气或部分曝气,实现A/O/A/O工艺,也可以根据处理量,采用多台串联或串并联。FK-JHC净化槽包含三个反应区和一个沉淀区,在反应区内均设有活性填料,为高效复合生物菌提供生长场所,在气泵持续供气下形成生物滤床,通过生物膜的吸附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降解,同时通过气提式混合液内循环技术进行高效脱氮。
(3)工艺特点:
①可分散式处理(单户型,多户型),也可集中式处理(楼宇型、村落集中型),四种不同的处理模式可以完美地应对当今中国各农村的基本现状。 ②工艺成熟,处理过程稳定,安装不受地形的影响,且全地埋的安装形式可完美适应北方冬季的低温运行。③出水水质优,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④建得起:设备构造简易、占地面积小,价格低廉。⑤管得起:工艺抗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傻瓜式操作、无人值守、方便管理。⑥用得起:耗电功率小,运行费用低;净化槽内无污泥产生,维护费用低,设备寿命长达30年。
厂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10、项目名称:狮岭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后期维修管护项目
项目推荐单位:广东三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运营维护
项目概况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7条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包含配套的污水管网)的运营维护。按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条款的规定、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做好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污水治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1)技术工艺名称
人工湿地
(2)工艺原理
基于生态工程学原理,通过人工构筑湿地、水生植物、土地处理系统,借助菌、藻、微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各种植物的多层次、多功能的代谢过程,使污染物进行多级转化、利用和净化。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