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工作我们都会在推进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当前正是春耕复产的关键时期,我们知道,现在各种农资需求量非常大,而湖北属于我国的磷肥主要产区,我们采取哪些措施维持磷肥的正常运转,以备春耕备肥这一块不误农时?
辛国斌: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证夏粮丰收。眼下正是春耕备肥的关键时期,磷肥保供对春耕生产十分重要。为了保证春耕生产,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推动湖北地区磷肥企业的复工复产。大家都知道,湖北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磷肥生产基地,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3,特别是像宜昌这些地方是湖北磷肥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工信部很重视湖北省磷肥企业的复工复产。早在2月23日,我部苗圩部长就亲自视频连线宜昌市,了解磷肥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运输、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也跟省政府、省联防联控机制进行沟通和衔接,推动湖北省磷肥企业的复工复产。截止到3月10日,湖北省调度的24家磷铵生产企业当中,复产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9家,磷铵产能已经占到了80%以上,预计近期还有企业会陆续复工复产。由于湖北省企业的复工复产,预计省内年产能可能会达到1千万吨以上。
第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供给的总量。我们加强了云贵川重点磷铵企业和全国主要复混肥企业的原辅料供应情况和生产情况的跟踪调度。比如在原辅料供应方面,对于部分企业提出的原料供应问题,我们帮助联系相关生产企业,为企业提供一些备选方案。这家供不上了,能不能考虑从另一家提供给他,相互做好对接和衔接。在运输保障方面,我们推动协调解决铁路运输的问题,比如有一些企业生产出磷肥但是运不出去,我们就及时找到铁路总公司,帮助协调解决车皮问题。在资金保障方面,我们也推动协调人民银行帮助解决重点磷肥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在这方面,金融机构也非常给力。
第三,通过加强产需对接来填补地区的供应缺口。我们会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函,请各省农业和工信部门对接本区域化肥的生产情况,对于供应存在缺口的,我们帮助跨区域对接。截止到3月11日,12个省份提出调剂需求。我们在兼顾供需双方区域分布、生产企业新接单能力的基础上,向需求方推荐了部分生产企业,方便他们择优选择,有效缓解了一些省份磷肥的缺口。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跟踪全国春耕备肥的情况,在做好生产总量保障的同时,还要做好区域间的协调调配。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湖北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基地,据媒体报道,国外有些汽车厂商因为零部件短缺,面临停产。请问对汽车全产业链复工复产有没有具体措施?谢谢。
辛国斌:谢谢您的提问。汽车产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性产业。一方面,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从国际上进口一部分零部件,跨国公司每年也需要从中国进口一部分零部件。大家都知道,每辆汽车大概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企业都有几百家一级供应商和上千家的二三级供应商。湖北是我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跨国公司,比如大众汽车、宝马汽车、现代汽车都提出,由于有一些零部件是在湖北生产的,企业的备货存货不足,如果不能及时促使这些企业复工复产,他们将面临着停工和停产的窘境。国内也有一些汽车企业的配套厂商在湖北,比如广州汽车集团就向我们提出,说国内400多家供应商中有156家零部件企业在湖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组织湖北的工信主管部门,会同企业启动库存紧急保供,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韩国现代在国内的线束生配套企业,有一部分是在湖北,另一部分是在山东,由于线束供应导致现代停产。于是,我们就协商有关省份的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把它作为优先的复工复产企业来推动,很快就把这些企业复产工作的“堵点”和问题解决了,现在企业已经恢复了生产,目前整个生产经营秩序都是正常的。
另外,我们考虑湖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复工复产工作也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和湖北省的联防联控机制和湖北省的工信部门以及各市州进行了对接和沟通,也希望把汽车产业零部件作为优先复工的产业来考虑支持,也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及湖北省联防联控机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从目前来看,湖北省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在有序复工复产了。比如东风汽车集团,在我们国家,因为它座落在湖北,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湖北,所以受影响程度是最大的。但是目前在十堰的卡车生产基地已经复工复产,日产能达到了200多台。在襄樊的一些零部件企业也启动复产,在武汉市的两家乘用车企业、整车企业也已经启动复产,一个是大家都熟知的东风本田,另外一个是东风自己的乘用车。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在有序推进,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后续还会进一步跟踪这些企业的复工复产进程,及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国际供应链的稳定。谢谢。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