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8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行动
(一)农村垃圾治理。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合理布局垃圾收运设施。建立健全村庄保洁体系,形成保洁项目承包制的市场运作模式。总结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经验。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城镇近郊的农村延伸,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在人口较少的村庄推广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千村示范工程”,总结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撑和指导,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推进 “厕所革命”。加快实施农村改厕,城市近郊区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使用和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推进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
(四)乡村水环境治理。整治乡村河湖水系,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水源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的水源为重点,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或保护范围)划定,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采取综合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推进农村河渠塘坝整治,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开展水土保持清洁小流域建设,开展乡村湿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乡村湿地小区建设。
(五)村容村貌提升 “六化”工程。推进家园美化,科学规划村庄和民居布局,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庭院环境品质。实施道路硬化,合理选择路面材料,改善村内交通条件。开展村庄绿化,到2022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实施照明亮化,分批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并加强管护。开展环境净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保护利用乡土文化,加大869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优选100个左右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实施 “四川最美古村落”创建行动。
(六)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美、经营美和传承美 “三美同步”推进为重点,选择一批具有建设条件的乡村,着力充实和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共建共享机制,打造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
第三节 推进小城镇建设
充分发挥小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形态适宜、发展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小城镇,实现以城带乡、镇村联动发展。
促进小城镇多元发展。深化拓展 “百镇建设行动”,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业宜居的特色小城镇。在重点开发区重点打造一批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等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承接城市功能外溢,逐步形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配套卫星城镇。在农产品主产区重点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商贸物流等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功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打造一批森林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康养等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增强小城镇承载能力。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发展,依托工业强县、服务业强县、农业 (林业、畜牧业)强县、生态强县和信息化强县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强道路、供水、供气、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及山地公园、生态湿地、绿廊绿道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统筹布局建设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商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人口吸引力、集聚力。
创新小城镇发展机制。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强化事权、财权和用地指标等保障,结合实际赋予试点镇同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权,进一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小城镇发展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镇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支持小城镇基金、债券发行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PPP)项目等。加大对特色小城镇转移支付、对口支持,加强银政企合作,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城镇发展环境。
第四节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全面普查动植物种质资源,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完善耕地、草原、渔业水域等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的前提下,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与改良,建立一批草原生态保护区。强化渔业资源管控与养护,在重要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扩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模。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到2022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用水过程管理,深入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推进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稳步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和农药防控技术,提高防治科学化水平。
推进废旧农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开展农膜使用全回收、消除土壤残留等试点,探索建立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到2020年力争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开展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和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设15至20个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县。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建设节能低碳农村住宅。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