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7 农业农村对外开放行动
(一)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促进重点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禽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建设一批出口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支持企业申请国际认证认可,参与国际知名展会。
(二)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深入挖掘天府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加快建设农业博览新业态展示区、中国农业 “达沃斯”小镇、农博展示拓展区及大田农业产业区三大功能区,加快打造天府农耕文明博物馆。
(三)农业对外合作。支持农业对外合作企业在境内外建设育种研发、加工转化、仓储物流、港口码头等设施。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人才培育,建立农业对外合作人才储备库。
第五章 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第一节 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
以提升村容村貌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核心,创新理念和模式,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档升级。坚持以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为重点,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顺应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推广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 “五大行动”,建设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加强农村住房规划和管理,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分类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建设。
加快农村土坯房改造。深入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坚持 “拆保改建”相结合,不搞强拆强建、大拆大建,注重保护性改造,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留住历史记忆。采取政府引导、农户自筹、社会帮扶、金融扶持等方式,加快完成农村土坯房分类改造整治任务。探索建立土坯房改造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纳入农村土坯房改造规划农户的金融支持,实行土坯房改造贷款贴息政策。提供多样户型图纸,制定多种建设方案,让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加强土坯房改造监管,确保住房质量安全。
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推进家园美化,突出不同区域的乡土特色、民俗风情,注意因形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科学规划村庄和民居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挖掘乡村建筑特色,展现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风貌。加快道路硬化,改善村内交通出行条件,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开展村庄绿化,积极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河塘沟渠、道路两侧闲置土地见缝插绿。实施照明亮化,分批完善村庄公共空间照明设施,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管护机制。开展环境净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集中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现象,拆除废弃房屋圈舍和残垣断壁,引导农户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保护乡土文化,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与历史建筑,对古镇、古村落和古民居进行针对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展 “四川最美古村落”创建行动。
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开展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建设用地等农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
第二节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厕所革命”为重点,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和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清洁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将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纳入现有管理部门职能范围。建立行政村常态化保洁制度,鼓励配备专职环卫管理人员,在行政村建立和完善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 “三员”队伍。全面推行 “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积极探索适合高原 (三州)地区和地处偏远、生活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式,建立 “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推广压缩式、封闭式收运方式,提高村庄垃圾集中收集点和转运设施的卫生水平。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千村示范工程”,开展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因地制宜实行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式和运行维护模式,总结和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为重点,分类确定排放标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处理能力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确保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推进农村 “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统筹有关政策和资金,重点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旱厕改造,依托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配套建设乡村公共厕所,消除农村无厕户现象。实施粪污治理,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完善乡村垃圾、污水、厕所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将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效衔接,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行。加强教育和倡导,培育和提升公众的厕所文明意识。
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清洁化。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健全投入品追溯系统,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施用,严格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水产健康养殖,严格控制河流湖库投饵网箱养殖。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逐步建立农村清洁化能源体系,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